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启东有“金山银山一担挑”的说法,为什么有这一说法,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启东,粮棉,金山启东有“金山银山一担挑”的说法,为什么有这一说法,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启东有“金山银山一担挑”的说法,为什么有这一说法,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山银山一担挑,源于197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金山银山一担挑——介绍江苏省启东县粮棉连年双高产》文章,充分肯定了启东高产经验,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金山银山一担挑”这一说法不胫而走,成了启东的代名词。
金山是指粮食,金黄的稻谷嘛;银山是指棉花。
1973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介绍江苏省启东县粮棉连年双高产的事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启东在人口较多、耕地特少的情况下,实行粮棉并举,实现了粮棉双丰收、双高产。全国产棉区和有关大专院校上万人来启参观、交流种植经验,使启东的种植经验得以进一步完善。应各地要求,六七十年代启东共派出了近5000名有经验的老农,到全国各产棉区传授种植经验,受到了各地热烈欢迎。
周恩来总理对启东粮棉生产非常关注,1962年至1975年间,启东代表12次出席了全国棉花(棉油糖)会议,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8次接见了启东代表。他对参加会议的启东女县长秦素萍等同志都非常熟悉,每次都要详细询问启东粮棉生产的情况,有什么新问题和新经验等。
周总理还在各种场合推介启东经验。在同美国记者谈到棉花生产时,周总理曾自豪地说:“美国有什么了起,我的家乡江苏启东县棉花也大面积超过了一百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