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剧真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历史嘛?
演义,刘备,关羽《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剧真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历史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权死(252)后吴国日趋衰弱,而魏国则在司马氏消灭淮南地区三次军事叛乱后日趋强大。由于司马氏以先灭蜀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蜀(263)、代魏(265)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国政权暂得延续。东汉初平元年(190)后出现的全国分裂局面,经过魏、蜀、吴三个区域的局部统一和相持后,至此又归于全国的统一。
至此历史上真实的三国以讲完,那我们再来说说《三国演义》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欢迎评论,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有啊,三分魏蜀吴。三国演义是以三国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肯定会有虚构成分的。尤其作者罗贯中是个很传统的人,他主观上是偏向于刘备的,因为刘备到底是汉朝皇族血脉。因而在三国演义中会有一些贬低曹操、孙权,歌颂刘备的情况,也会虚构一些情节来支持他的观点,比如神话了诸葛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有艺术的加工,有夸大虚构成分,《三国志》是这时期史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但《三国演义》终究是小说,七分实三分虚,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假历史被人误以为是真实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的是。但是里面肯定有渲染的成分。但可以理解。艺术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毕竟看过书。人物关系还是可以参考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巜三国演义》它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所载内容和故事情节都是通过作者文笔创作而成的,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写照,但它里面的章节中也不乏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
上一篇:网上预约买口罩需要摇号,一般都能买到吗?我都等几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