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年轻的三口之家应如何配置保险?
家庭,风险,意外年轻的三口之家应如何配置保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年轻的三口之家应如何配置保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办单位社保,孩子按学生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三口之家的家庭成员是:爸爸、妈妈、孩子。
我们先按照这样的三口之家分配保险。
买保险可以按照保险重要顺序购买:首先意外--医疗--养老--理财
首先解决小孩的意外和医疗
如果夫妻双方都上班,那么社保已经把大人的:意外、医疗、养老都解决了。现在只缺少孩子的意外和医疗,也就是说,首先要决绝孩子的基本保障。
提示:购买孩子意外和医疗保险的前提是:首先大人必须要有相对于保险。
资金还有结余的话,再考虑理财保险
年轻的夫妻,如果过早购买养老,资金利用率太低,让钱灵活运转起来,用钱去赚更多的钱。
购买理财类的,不要购买年限太长,建议10年封顶。如果有3-5年的最好。
商业险的话,按需购买
购买商业险的顺序也是一样,首先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保险是一份保障,一家人最需要得到保障的就是经济支柱。
不过国内这种思维意识的很少,特别是农村,认为孩子是天,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而自己却什么保险都没有。这样的家庭抗击风险的能力太弱,大人一旦出现意外,一个加基本也就散了。
孩子教育险,留学险有必要买吗
对于普通家庭,没必要
教育险:社会已经足够发达了,还担心将来孩子会没有钱读大学吗?如果真担心,为什么现在有钱买保险?以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留学险:不要想着靠一份教育基金就可以将孩子留学的钱攒下来,说不定今天辛苦攒一年的钱,十几年后,可能只是一个月的生活费。
总结:合理分配保险资源,才是最重要,孩子保留意外和医疗足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家庭,所具备的主要特征。一是抚养孩子成人需要花费大量的钱;二是老人家们上了年纪,容易生病,同样可能需要花大量的钱;三是事业进入了攻坚阶段,多数遭遇瓶颈,仅少数可取得突破;四是身体机能开始下降,甚至可能力不从心,等等。总之,中年人士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2. 这个阶段的家庭面临哪些风险?单身贵族和二人世界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基本都在,同时还增加了其他的风险,简单介绍三个比较普遍的新增风险。一是抚养孩子成人,接受较好的教育,甚至出国留学,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花费,必须提前储备;二是不少女性生娃后,特别是生二娃后,成为全职妈妈,家庭经济压力全部由爸爸承担,一旦遭遇不幸,后果不堪设想;三是人均寿命持续增长,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如果在中年时期还未启动养老储备,可能就来不及了。
3. 夹心层家庭应该安排哪些基础保障?基于以上情况,由于新增抚养子女、全职妈妈和养老储备等相关风险,除了要升级二人世界时的保障,还要额外配置新的保险。一是升级寿险,投保大额寿险,保障家庭经济支柱,确保子女教育和配偶生活品质不受影响;二是升级重疾和医疗险,与家庭开支相匹配,做好孩子和老人的医疗保障;三是加配储蓄保险,为孩子储备教育金,为自己储备养老金,建议选择中长期储蓄保险,稳健型和进取型相结合,中期和长期相结合,如果计划海外留学或移民国外,则可以适当配置境外保险,早做规划。
观看视频请关注【王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庭保单配置保险有5个基本原则,这5个原则把握清楚了,应该基本不会掉坑。
原则一:先做基础保障,后做储蓄理财。
基础保障包含重疾,寿险,意外,医疗;储蓄理财包含教育金,养老金和财富传承。基础保障和储蓄理财都很重要,只不过在配置的时候有个先后顺序,我的建议是先做基础保障后做储蓄理财。
原则二: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和老人。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能创造经济收入的人群,小孩和老人是不创造经济收入的,所以他们的保障放在次要位置。一定要先保大人,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一家人统一规划,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那就先保大人,后保老人和小孩。
原则三:先保大风险,后保小风险。
保险是风险转移的工具,所以买保险一定是首先考虑大风险,即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将导致家庭收入中断,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这种大风险一定先要转嫁出去,比如重疾身故全残,尤其是财而不死的情况,老龄化这都属于大风险。至于小风险,比如普通的疾病医疗,就医门诊,这些都属于小风险,一年花不了多少钱,风险自留就可以。
原则四:先保家庭第一经济支柱,后保家庭第二经济支柱。
这个原则就很清,两个大人,有个挣钱多,有个挣钱少,挣钱多的一定要先保,挣钱少的后保,如果同时投保,挣钱多的保额高一些。这就叫保险,一定要和客户的收入身份相匹配。
原则五:先看条款后看公司。
这是很多初次买保险的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果先看公司,后看条款,情况还好,最怕的是很多客户在投保的时候只看公司不看条款。
上一篇:近日全国确诊数字有几个省市已出现零增长。拐点的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