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仙李白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吗?为什么?
李白,才情,他的诗仙李白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是的。别人学不来叫天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非生而知之者。世上哪有天生的才华。但每个人对某一项事情的悟性是不相同的。若要人前显贵,必然人后遭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诗仙李白的才情70%是与生俱来的。
首先,个人才情主要来源于其自身性情与喜好,可占70%。自幼喜读诗书,对作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力,才能散发自己独特的光芒,才能被社会名流所津津乐道,才能进入当时皇室的法眼,不然盛世如唐朝,也再难寻第二个李白。
其次,李白的才情通过诗歌展现,与自己游历名山大川和其他经历有关,此占30%。但同样也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和超人的发散思维。大唐盛世,游山玩水,浪迹江湖,但李白总能用超越他人的视角来表现景色之美和想象之美,江湖总有他爱酒爱剑爱诗的传说。
最后,李白的才情迸发,不限于环境要求。许多人随心所做文章书画才能恣意洒脱,尽心尽意。而李白为唐玄宗和杨玉环所作诗词为命题作文,仍然流传千古,可见他的实力并没有因此受到抑制,是真正的才华横溢。
因此,诗仙李白的才情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的才情确实与生俱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时候不知道有遗传学,就是本身李白胎里带着较高悟性临世,接受能力比正常人要快,这个表现在童年时期就能出类拔萃。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白开始读诸史子籍,接受初步教育。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李白开始学习剑术,后又学习纵横术。由此可见,李白接受的教育,不像一般文人一样单一,不仅看书、写文章,而且还要强身健体。李白读书遍及百家,不事章句,写文章不像当时儒生一样雕章琢句,全凭胸中一股才气。他也不研究诗词的训诂,而有点像诸葛亮,好读书不求甚解。
李白血统
李白体内留有西域胡人血统。根据史书记载,李白祖先曾是西域胡人,后在李白五岁时从西域迁往蜀中。李白祖先们是西域之人,那必然行事作为或者谈吐风格必然带有西域人的特征,并且李白身为晚辈,从小受他们的教导,必然是身上带有一股西域豪放之气,草原民族带有粗狂豪放的英雄特征。
很明显,我们可以在后面李白的诗篇中可以看出来,李白是诗篇多以长江、黄河、高山、流水等等的豪迈山川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粗壮豪放的语言风格去描绘祖国的奇特秀丽,雄浑壮大的大好河山,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之美。
李白的许多诗句的描述,都让人为之一阵,惊叹祖国河山之美,仿佛都在眼前一样。这些给人以震撼的描述都是出自于李白之手,可以说他写出的诗篇深受西域的豪放之风的影响。
李白才学
李白文学源于对汉魏六府民谣的学习。李白的诗篇中不乏轻快自然飘逸的诗句,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在对于汉魏民谣的学习中,李白的一百五十九绝句诗中有四十多首都是乐府民谣,可见这民谣风采给李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且李白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之时,写出来的诗句具有纯朴自然,并没有过分的夸张,也没有太多华丽辉煌的语句,所用的语句都是非常的朴实,在平淡自然中写得让人感动不已。
其实这就是民谣的纯朴带给李白的改变,他舍弃了那雄壮华丽的词句,用平淡自然来抒发心中所想,这就是不同的改变,也是李白诗句的多变。
开元八年,礼部尚书苏廷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二十岁的李白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往拜访,颇得苏廷赞誉。苏廷对朋友评价李白,“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也。”这是说李白年纪轻轻,写文章已经有一套了。虽然还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风格,但只要继续学习,多读点书,将来可以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
开元九年,李白游历蜀中各地。作《登锦城散花楼》。然而,成都天府之国,虽沃野千里,也难以留住一代诗仙李白的心。
开元十二年,李白出蜀,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作《别匡山》,游峨眉山,作《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
他坐船沿着长江三峡,到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李白游览之地
李白乘船来到的第一个名称就是江陵,在这里,他有一段非常奇妙的经历。司马承祯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有名的道士,也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唐玄宗曾经请司马承祯入朝校注《道德经》,可见当时的社会地位。
李白云游江陵时,遇见司马承祯。李白气度不凡,司马承祯一见之下十分喜欢,在看了李白的诗文之后,更是惊叹不已,留下了“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的评语。在司马承祯看来,李白不仅仪表气度不凡,而且文章也写得高人一等,身负如此才具,却又不拘泥于世俗的仕宦荣禄。
这样的人才是他几十年所未曾遇见的,司马承祯用道家字眼来形容李白,这和后来贺知章赞美李白为“谪仙人”的意思相仿佛。司马承祯不仅精通道术,也写得一手好字,尤擅篆字。他的诗,风格飘逸,散发出一股仙人的气质。李白得他青睐,在这两方面所学匪浅,获益良多。
上一篇:五岁小女孩晚上吃了芒果肚子不舒服,过会儿就能好吗?还是一两天好,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