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生在家时总学不进去,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环境高考生在家时总学不进去,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环境不同,人的思想感悟也不同。在图书馆,自然而然会读几本书。在电影院,自然而言想看一部电影,在超市,自然而言想买点儿东西。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城市聚集。
在家,需要高度的自律。
其一,面对的是父母。父母与老师相比,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另外,老师给你安排学习任务,你会严格执行,叛逆者除外。家长给你布置作业,一般不会太上心,要求没那么严,存在松懈心理。父母缺乏专业知识,不容易指导,缺乏权威性,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毕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能替代师生关系,很多孩子听老师的话,不一定听父母的话。无形中缺少了监督。
其二,少了同学。在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给人你追我赶的一种氛围,特别是通过月考、季考等形式,给人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欲望。少了这种环境,自然而言在学习方面会有所松懈。
高三了,要加油,每天都要和昨天比,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每天补短板,有收获,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努力完成。一步一步增加学习量,经过几天的调整,一定会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节奏。想想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你会更有动力。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努力才能创造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学不进去,一方面是孩子的自身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很普遍。另一方面,作为家长要和孩子经常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缓解孩子心理和精神压力,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给孩子制造压力。仅供参考,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正常情况,因为能够自律学习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是需要老师要求和监督的。这也看出来学校教育之不可缺,老师之不可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的学习,应该符合三大原则,如果能在实践中遵循这三个原则,效果一定不会差。
首先第一点,好的学习应该是兴趣引领的,你只有真正喜欢一个东西,才有可能学好它,这种内在驱动力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你学一个东西不情不愿的,肯定会学得很痛苦,然后拖延啊各种问题就来了。所以兴趣是根本。
第二点,好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从易至难,先打好基础,再往更难的部分迈进,不要想着一口吃一个胖子。比如有些人想读古文,但是基础又不太好,那么你可以先看年代相对比较近的古文,比如清代的文章,更容易读懂一些。又有些人想学好英文,但是又不敢读英文的原版书,怕自己读不懂,那么你能不能先找两本英文原版的儿童读物来读,能独立阅读英文的儿童书了以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也符合我之前讲的学习的组块原理。
第三点,好的学习应该是触类旁通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应该是连接成网状的,你学的东西越多,你就越有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经验和实践连接起来,构成一种大网。你的这张知识的大网越大越沉,你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你的职场竞争力也越不可取代。所以我们学东西,不是孤零零地去一块块碎片的内容,而是要经常去思考,你现在学的这个新东西,怎么跟你以前了解的东西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用表格化的方式去梳理,也可以用形象化的方式去再现,甚至可以去创作一个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去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很特殊,疫情来骚扰。全民总动员,宅家不外跑。非常时期,学校不能如期开学,对于高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高考生在家总学不进去,挺正常的,莫着急,先坐下好好聊聊,看问题出在哪?
1、孩子本身学习的欲望。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想学,那肯定是学不进的。
2、环境是否合适。都宅在家,活动空间有限,是否会因家人活动动静过大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3、与老师或同学的互动是否通畅。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问题、难题,能否及时解决也是影响学习的原因之一吧。
4、劳逸结合。不能一味要求学习学习学习的,也要有一定的放松时间,效率会更好。
5、给予辅导。如果有可以给予孩子学习上辅导的家长,这肯定非常幸运的,毕竟许多家长做不到[闭嘴],反正我是做不到啦。拙见,莫见笑[马思纯的微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