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与诗歌的立体意境是一个意思吗?
意境,山水画,诗歌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与诗歌的立体意境是一个意思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首好的诗歌,同样能达到韵味中的意境和效果。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从直观上就有了意境,但画作里诗兴中的韵味,兼有两者情景相宜,可作为画里的题款,既是用诗句添趣和抒发情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
因山水画,多以峭壁苍翠,江河流水,云飞雾锁,气势浩瀚,综合多变的情景和生灵气息,诗画意境情景相融,使观者深读并陶醉于佳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人情感通过山水画去表现,还是用诗歌文字表现的区别。
意境用专业词汇解释会比较抽象,还是用白话说:从山水中看到了自己。把山水景色中某种形状、颜色、氛围替换成了自己。
而把山水景色和自己连接起来的就是人的情感,通过人类大脑中独有的抽象思维进行了翻译,感觉某些景致在为自己向宇宙说话。
比如:看到瀑布,感受到了雄浑与浪漫。李白就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能量与浩瀚的意境呼之欲出。
但如果作者心情不佳,可能会写瀑布飞落,如我心沉沦。
但山水画意境来源于内心的沉淀,而后通过画笔向外输出。好比是打印机。
诗歌意境通常因外部对内心的刺激造成艺术创作。是输入式的。好比是:照相机。
#帝壹文化# #在家看好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谢邀请!我叫夏绍毅,主要从事山水画理论研究和传承,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绘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问题回答如下,供大家参考:
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与诗歌的立体意境是一个意思。
石涛《唐人诗意图》
一、文人士大夫的介入是山水画意境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到了东汉,开始出现业余文人士大夫画家,其中又有像王维这样的大诗人参与其中,所以绘画意境的加强就更顺理成章。五代画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实践,北宋苏轼又从理论上推波助澜,更使“画中有诗”的意境美成为宋代山水画的时代特征,以及后世画家的审美追求。此后便发展成为中国画的创作主力,也一直延续至今,如果没有文人士大夫的介入和创造,中国画完全或主要掌握在工匠手中,它的样子就只是传统民间绘画的形式,其代表就是历代道释壁画。
王维画像
二、山水画的意境产生源于山水诗,所以以诗性意境为主。
意境美早就盛行于宋代,那是因为到了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已经完备,构造充满理想美,足以表现客观自然之外的精神因素。那时的意境就已有诗性与哲理之别,只是一向没人注意。宋人画院考试中命题创作的诗句,即可为例。“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 落日楼头一笛风”等等,都属于诗性意境的表现范畴。“野渡无人舟自横”则属哲理意境,有庄禅意味。
唐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现藏于日本
三、山水画的意境营造两种类型。
一种是王维至宋人的“画中有诗”。即不在画中题诗,而是通过绘画视觉效果显示意境。另一种是元明清至近现代的“画上题诗”。即以文学形式补述画中意境。这是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形式,画面视觉性已被削弱,不太符合现代人的西化欣赏习惯。“画中有诗”是直接体现意境的,而不是在画上题写诗句。在突出意境美的山水画里,位置和笔墨等等都是为意境营造服务的。然而文人画在强调笔墨美后,减少和弱化了为塑造诗意气氛而必须充分施加的渲染,意境难以直接体现,于是改用“画上题诗”加以提示和补充。
元 倪瓒《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四、结语。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山水画家的人生积累,阅历,观念,情感决定了山水画的意境高低。诗词、书法上的成就最能体现作品的层次和意境,因此画家必须要加强画外功夫的学习,否则只能沦为一介画匠,这是何等的悲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不多吧,毕竟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都明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境是中国艺术追求与天地精神合一的“姑射山”,是在园林、绘画、诗歌、戏曲、舞蹈等及日常休闲生活中必有的追求。绘画与诗歌有三个层面:非物质、高尚精神、意境(禅那),一般而言,意境就是“言外之意,像外之像”。
意境在东方田园生活中表达得最为丰富、综合、立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者是相通的,只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诗歌的立体意境相比较而言,更具体和直观,在震撼力和体量上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