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穷秀才’’‘‘酸秀才’’,放在现在也是本科水平了,怎么在古代就那么被“鄙视”呢?
秀才,举人,科举‘‘穷秀才’’‘‘酸秀才’’,放在现在也是本科水平了,怎么在古代就那么被“鄙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实上这是小说家言,再加上建国后对于古代的这一方面存在偏见,所以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不好。古代称秀才一般为寒儒,这是一种身份自然属性的称谓,不涉及情感,也谈不到鄙视。相反,在社会上秀才的地位是很高的。
特别是清代,清代的秀才被称为相公。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节就有相关的描述。考中了秀才相公就有在民间开办私塾,教书授馆的权限,虽然清苦但是还是可以养家的。而秀才之所以有寒儒的称谓,是因为在古代农耕社会。科举制度是面向所有童生开放的,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也可以进行报考,这就会增加家庭的负担。所以,很多寒门学子的手头都不宽裕,以至于有人需要借贷读书,甚至半工半读。等到考中了秀才,才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也是因此还是有很多学子前赴后继。
秀才实际上是一个上升途径,基本上很多人一生就止步在了秀才这个阶段。不过,只要是获得了秀才的身份,基本上就可以维持生活了。像洪秀全等人就是因为考不中秀才,才举兵造反。可见秀才对于当事人的吸引力。所以说,秀才虽然穷但并不酸,反而是当时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好归宿,家庭之中的有力保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的科举中,一个童生(没考中秀才之前的人都称童生)考中了秀才之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虽然秀才距离金榜题名还有段距离。但能够中秀才也是一个学子一生的追求。
秀才在古代的地位,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很多:
提起秀才,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可以见到“穷酸秀才”这个词汇。在《儒林外史》中,范进虽然中了秀才,但他杀猪的老丈人仍然瞧不起他。
其实秀才并不穷,童生考中秀才之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将会大大提高:(1)普通人家会请秀才主持婚丧之事,而且他们得到的酬劳也不少;(2)如果一个秀才考中了生员,每年还可以从官府获得一定的补贴。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中了秀才之后,他的社会地位将会提高,那么他谋求经济地位的方式也会提高。在清朝,中了秀才身价就会比比平民高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朝的老百姓见了地方官员都要叩头下跪,称呼县官为大老爷,然而秀才则可以不拜,自称生员,与知县谈话有座位坐。
二、在清朝,读书人开始被尊重,犯了轻罪也不能打。如果是秀才有了功名,则县官连审问的权力都没有,最多走个程序罢了,秀才只有老师(学官)才能管教,不能由衙役打,因此秀才比衙役的地位高,下等人是不能随便打上等人的。
三、秀才可以不用参加服役,甚至连秀才自己家的房屋也可以立马升高,比普通人家的房屋高出三寸,因此秀才头上可以戴三寸的顶子。
在古代,北方一些地区中了秀才的人,还可以免除官税,然而南方却没有这个政策,这是由于经济、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导致的。
由于秀才这两个字含有大量的知识资源,所以许多尚未婚娶的新进秀才成了媒人眼中的香饽饽,特别是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在她们眼里秀才就是一个香饽饽,哪怕对方是穷光蛋也愿意嫁给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秀才的由来。
秀才别称茂才,最早出现在《管子.小匡》中,指的是才艺优秀的人;汉朝时期和举孝廉并为举士的科目,到了明清时期是对生员的通称,可见秀才在古代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其实古代秀才是不会穷的,有功名在身,官府每月都会发粮食的,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养活一家老小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为什么会有酸秀才一说,分析有已下原因。
1 底层老百姓的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在古代,平时老百姓接触到的最高的知识分子可能就是秀才了,到了举人进士这个级别,老百姓基本上接触不到了,就算接触到了也不敢骂,举人以上都是一方父母官了,更不要说进士了。秀才虽有功名,但无官职,所以老百姓就拿秀才来出气了。
2 很多读书人可能一辈子就到秀才这一步了,到了老了还在考举人的路上,一辈子就知道读圣贤书,对于生活琐事一无所知,又不能和底层老百姓打成一片,端着一副读书人的架子,整天之乎者也,被骂成酸秀才。
以上观点,望采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嘲讽穷秀才,酸秀才,也算是有原因的。毕竟哪个时代都不会有那么多的有钱人,而古代寒门子弟,如果想要改变生活现状跻身上层社会,考科举算是一个相对直接的办法。
于是许多寒门子弟便去考科举,但是考举人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很多寒门子弟便是秀才身份,秀才因为要游学,同时几乎没有什么政府补贴,所以家境比较穷的人考上秀才,依旧穷,因此才有穷秀才一说,所以古人认为秀才就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才会那么鄙视
因为在古代科举考试需要参加三场考试,第一场乡试,第二场是会试,第三场是殿试。通过第一场乡试就是秀才,然后继续去学校读书,继而考取举人,成为了举人,才能进入会试。能参加殿试的人,则是会试中的前三名。能走到这步的人就算是功成名就了。
上一篇:亚洲球王孙兴慜已经被穆里尼奥激活,武磊想要被激活,是不是还缺少一个好的教练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