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汹涌而来的蝗灾,我们该如何应对?
蝗虫,蝗灾,中国汹涌而来的蝗灾,我们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00年5月新疆爆发蝗灾,新疆建设兵团在浙江引进了几十万只鸭子,投入之后效果非常之好。鸭子不仅吃蝗虫而且连蝗虫的种子都吃了,做到了永绝后患。所以我们不怕蝗虫来,但是也得提前行动,现在蝗虫已到达印度,青藏高原他们是飞不过来,但是经孟加拉国,缅甸可以到中国的云南,只有我们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范于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器具捕打法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原始捕蝗法,当蝗虫、鼠、雀为害时,古人经常采用这种捕除方法,只不过在器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清代捕打蝗虫的器具和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据清代《捕蝗要诀》介绍,主要有布围式、鱼箔式、合网式和抄袋式等。布围式,即用一块长条型的粗布,两头各套一根木杆,遇蝗虫来路,迎面插入土中,将其碰落予以捕杀;鱼箔式和合网式,是指用芦苇结成的鱼箔或缯网,碰落蝗虫或使之入网;抄袋式,即用类似今天捕虫网的小鱼斗或菱角小口袋捕捉蝗虫。为了对付那些“已有头角,遍地跳跃”的幼蝗,以“不使长翼飞腾,贻害禾稼”,还有一种器具捕打法可以称为“鞋底式”捕打法,即“用牛皮截作鞋底式,或用旧鞋底钉于木棍之上,蹲地掴捕,自可应手而毙。
二、开沟陷杀法
此法主要用于对付幼蝗(蝻)。幼蝗(蝻)虽能跳跃,但未羽化,不能飞起或者不能远飞,易被驱赶于沟中并被覆土掩埋。此法实施需由众人合力,列队分组而行。其做法为:视幼蝗来路,预掘深、宽各二尺的壕沟,并于沟中每相去丈许作一坑,以便埋掩;然后众人手持扫帚等各种器具,并由一人鸣锣、众人呐喊,使幼蝗惊惧而奋力跳跃,或扑入沟中,或被扫入、掩埋,直至沟坑俱满而止。当然,这种由众人合力的捕除方式,其投入人力的多少,挖掘壕沟的长度、深度,以及所配用器具等,都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标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蝗虫的繁殖和飞进速度还是很快的,一次性消灭采取火攻最好,摸索好前进路线,做好火葬之地,场地要大,要同周围有个安全距离不能扩大火灾,地方要准备好蝗虫食物欢迎停留,设计好一次性瞬间起火装置,应该ok了!
说说笑笑,我们可不能小瞧咱们大中华吃货们,生态灭蝗终极方案就是“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早想办法,早解决,别让灾情发展严重才开始重视而措手不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不必惊慌,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给我们做后盾,然后,就是大家多关注新闻,不要捕风捉影的去相信那些不科学的东西,如果要是能到达我们的国土,国家肯定会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相信自己的祖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要慌张,我们国家有多年的治蝗成功的经验,现在想有一次蝗灾都很难看得见了,如果真发生了,你看吧,到时候我们的餐桌上然后煮的炖的,说不定千奇百怪的都出来了,当然了这是个笑话,没有人吃蝗虫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自然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积极监测和预报, 加大对抗灾资金的投入, 一方面对受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服务, 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想办法战胜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必惊慌,这次蝗灾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对我国的威胁不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