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正月十五不能住娘家?
娘家,婆家,正月十五为什么正月十五不能住娘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正月十五不能住娘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正月十五不能住娘家?
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重要传统节日,在每年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这个节日与其他节日相比有一点非常特殊,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年轻女子是不能随意出门抛头露面的,唯有元宵节的时候可以出门娱乐。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
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圆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在旧社会有许多老例言传至今,使得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家过年,不过现在这些封建习俗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关注。
1.迷信观念认定认为已逝的老祖宗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
3.已婚的女人被认为是“外人”。
4.所以已婚的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还有初一。
这个规矩在旧社会是特别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信鬼神,但仍然较严格的遵守着。
[民间的习俗,众多不一样的视角,有不一样的观念,千百年来老百姓们也十分遵循,甚至不敢冒犯,生怕给自身带来不吉祥的预兆,有朋友说反应初一十五不能回娘家,这也是很多地方的十分禁忌的一项民风。]所以在正月十六,才有接闺女的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算是个民俗,确实全国好多地方都有。但我认为,这个风俗对于当下不太适用,完全不用理会。如果会影响家庭和睦,您自己适度拿捏就可以了,哄老人开心,也算是尽孝道,如果老人执意,按他们的意思办就是了。
个人分析,原因如下:
1、先给您说个最真实的原因,也充分体现着我国古代男女不平的制度,女人没有地位。许多地方,正月初二,女子回娘家,一直到正月十五不过夜,回婆家、这是为啥?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原因很邪恶,因为婆婆嫌你过年在家吃东西,啥也不干,所以别在我们家待着,要吃就回娘家吃去。过年,家里都没什么活干,婆婆看你光吃不干,十分的不爽,所以赶紧走。过了十五,有的地方都能开始干农活了,家里也该收拾收拾了,过年吃的肉差不多也吃完了,所以,你赶紧回来,家里还有好多活让你干呢。你回娘家那么久了,还不赶紧回来。我就问您,生不生气,封建社会,大部分家庭就是这个样子滴。
2、古代认为,女儿嫁出去,就是“外人”了,年三十儿、初一、十五都是大日子,你不是自家人,自然不能在场。还有说三十儿老祖宗回家,看见外人了,就不愿意进门了。
3、还有正月十五不看娘家灯的说法,也就是不过夜,还是因为你是外人,看了家里一年都不旺财,都走霉运。甚至还有说正月十五看娘家灯死公公的说法,更属无稽之谈,这个确实不像“正月剃头死舅舅”还有个正经来历,跟本就没啥历史典故,说白了,还是找理由让你回婆家干活。
综上,我认为,第一种原因是最贴近实际的,其他原因一笑了之即可。我还是那句话,有些习俗不必墨守成规,需结合实际情况,但是孝道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老人真的不愿意,也跟他讲不通道理,千万别因此造成家庭不和睦,毕竟,家和万事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们认为出嫁的姑娘正月十五回娘家,对自己的公公不利。
其实之所有有这种思想,主要的就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的古代,也都是属于公公当家,而自己的女儿从婆家回来看望自己,如果呆久了那么,女方的父母就会认为是不是婆家待自己的女儿,这个时候娘家人就会怪罪男方的当家人,也就是老公公。
当然了,在我们的民间也是有正月十五忌看娘家灯的这个说法的,出嫁的媳妇元宵节不能在娘家住,后来演变成不能看娘家的灯,也不能看婆家的灯,要躲到亲戚家去住,后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汉族。
所以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就有了不可以在娘家过夜的说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其实是农村的一种迷信说法。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正月十五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日,如果出嫁的女人回娘家,会对娘家有不好的影响,会让娘家人举家都不团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好的生活习俗会被沉淀下来得到发展,不好的会逐渐被摒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