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余华《活着》中你最喜欢哪个情节?
富贵,福贵,家珍余华《活着》中你最喜欢哪个情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中最后一段是这样描写的,“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道,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读到此处,不禁让人泪如雨下,感叹这悲哀的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要给人献血,小孩子展现出了积极天真的一面,有庆因为跑得快,所以来到医院门口排在了第一名。结果老师因为他不守纪律,先让别的孩子先去抽血,这期间有庆还担心自己献不上血,等到最后终于轮到有庆去抽血了。本来高高兴兴去献血,小孩子纯真的天性都以为是好事儿,殊不知等待有庆的,是死亡的来临。书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读起来很是让人揪心。这里也有一个细节,医生明明看到孩子已经不行了,脸色已经发白,根本不能再抽血了,但是医生还在抽血,有庆都说头晕了,医生却说抽血都会这样。因为要救的是县长的夫人,根本不关心抽这么多血,小孩子的身体是否能承受得住,通过对这一细节的描写,批判了当时的人们对底层小人物生命的残忍忽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典处处让人喜欢,难忘。
1.凤霞的懂事,因为发烧没钱看病,最后就哑了,长大一些了,为了弟弟念书,送给别人家里伺候人(结局就不说了,惨)
2.家珍得了软骨病,到了实在都坐不起来的日子里,还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把自己的衣服拆了给一家人缝件像样的衣服
3.怎么都没想到,那个为了省鞋不给家里添负担,天天心心念念家里的羊要吃草,一天两次,光着脚来回总共跑五十里路,自己瘦的电杆一样吃不饱饭的有庆,最后却死于献血。这个异常懂事的孩子,当时还天真乐呵呵冲到前面一遍遍问:老师我错了,到我了么?
即使后来抽血抽到脸色苍白,也是挺到挺不下去嘴唇青了才说了句头晕,身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居然理都没理,黑着心丧尽天良麻木不仁的抽干了这个孩子的血,直到孩子说完头晕倒下去死了,居然也没有作为,不过得了同行医生漠然的评价,“胡闹”二字。
4.老实心细,为人踏实真诚勤快,干活麻利善良的好女婿二喜,在凤霞死后的第四年,居然意外被四块水泥活活压死,死前最后一声还嘶吼着他儿子的名字:苦根
……
不幸的人生,充斥着万种不同不幸的姿态,根本不需要也不用别人理解,理解总是一种特别徒劳的行为,因为会发现自己根,本做不了任何有用的帮助,而当事人,其实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人生命运的苦涩。就好像富贵,儿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儿死了,女婿死了,最后连唯一日日相依为命的孙子,就因为平时穷,突然因为发烧生病,有机会吃一碗豆子的时候,结果活活给胀死了!作为旁观者的我,当时感觉天要塌了,简直不能更绝望,粗着长气窝在屋子里感觉人生毫无意义,活着有什么意思,富贵怎么还赤条条的活着呢?我要是他,早和春生一样,一抹脖子吊死了。
《活着》的经典,不在于怎样的姿态活着,而是每一种姿态都如同刚烧红的铁块,烙在胸口挣扎着的不能言说的痛。在读他的的时候,让更多人在本是水火焦灼的命途里,万般难熬的痛苦中能够咬牙更加坚定的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更加勇敢的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圣诞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苏高考的那一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实说,没有看过此节目。总感觉现在的电影也好,电视节目也罢,把人引入了一种虚无缥缈的世界,离你我的真相越来越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部电影,好的情景很多,我看后感觉是
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