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显微镜是谁发明的(显微镜的演化史,先有放大镜才有了显微镜,清晰的看微观生物世界)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隧道显微镜是谁发明的(显微镜的演化史,先有放大镜才有了显微镜,清晰的看微观生物世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上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一种借助电子来显示物体表面结构的显微镜,那就是场一发射显微镜。1937年,缪勒发明了场一发射显微镜,直接把发射体表面的图像投射到荧光屏上。因为是“直接投射”,这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约等于荧光屏半径除以发射体半径,可以达到100万。场一发射显微镜和场一离子显微镜,是迄今最得力的显微镜之一。场一发射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2纳米。场一离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可以达到0.2纳米。0.2纳米的分辨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样品(针尖)表面上的单个原子。在场一离子显微镜中,样品尖端要承受强大的电场力作用。因此,场一离子显微镜仅用于研究金属材料,无法进行生物分子的研究。
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到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术与近现代科学结伴同行,走过了400多年的历程。显微镜陪伴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一路走来。显微镜发展的历史,是科学革命的历史,是技术创新的历史,是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显微镜是人类科学、技术、工程活动的和谐产物。像科学史一样,显微镜发展史是一面镜子,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发。
显微镜帮助我们看清物体微观尺度的面貌。有了显微镜,人类不仅可以研究微观结构,发现新的规律,而且在更小的尺度下,发现了另类的赏心悦目的美。显微镜既是真善美融合统一的产物,又是真善美融合统一的“证人”。
可以说,显微镜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显微镜在孩子学习科学中的作用,就像地图仪在孩子学地理中的作用。
有了显微镜,孩子就等于有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就开始学会观察身边的万物。而观察就是科学的第一步。
而且使用显微镜是很快乐的事情,能够贯彻快乐教育的目标,不要把学习当任务,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
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初中,最喜欢上的就是生物实验课。因为可以使用显微镜。但是,那时候学校装备不足,通常是四五个同学用一个显微镜,所以我往往只看了一眼,就要被推开。
我那时候就想,要是有钱了,我就买一个显微镜。
要让孩子具有科学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配一个显微镜。
买显微镜有讲究,太贵重的没必要,太便宜的看起来模糊,起不到效果。反而让孩子失去兴趣。
大家可以买一些品牌的,比如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儿童显微镜,这是由德国Bresser宝视德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推出的。
这台显微镜一共有3个物镜,分别是4倍、10倍和40倍,再加上目镜的倍数,这台显微镜可以实现40倍-640倍的放大效果。
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问题,目镜用的是高清镜片,成像清晰,LED光源非常柔和,能保护孩子的视力。
另外,这款显微镜除了直接在目镜上观察外,都还可以利用手机的相机观测!非常方便。
让孩子用显微镜观察,他就能更了解这个世界。对于最近的冠状病毒,他也能知道,这些都是由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造成的。所以我们出门要戴口罩,要勤洗手。
现在孩子在家,时间比较充分,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一些标本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基础。这个显微配一全套的标本制工具。还可以拍下自己制作的标本朋友圈。孩子就是朋友圈最亮的科学小能手。
家里的大件小件,都可以试着观察,各种树叶、沙子什么的,同样可以。
妈妈的头发,爸爸的胡子,卫生间里捉到的小飞虫,一颗坏掉了的蓝莓,以及,咬了一口的麦丽素……
调镜头、制标本、做观察,生物启蒙,真是不知不觉就进行了。
这个显微镜由老牌的美国国家地理官方授权出品,美国国家地理创刊于1888年10月,这6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权威、科学。
变倍目镜、手柄、调焦手轮、物镜、载物台、滤光盘……另看它小,但相当专业。
而且是专业儿童显微镜,目镜使用高清镜片,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不像一些劣质的镜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还有,它的光源也很贴心,是LED电光源,不会像平时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灯那样产生闪烁,伤害眼睛,光线也比较柔和,不会刺眼。
光源也可以调节滤光盘通光孔的大小,而且除了直接在目镜上观察外,还可以利用手机的相机观测!
有了这个功能,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辛苦观察到的图像存起来,当做纪念,或者分享给小伙伴们。
小学生到中学生都合适使用,原价299元,现在团购只要199元。
点下面的横条就可以参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