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研究:新能源及节能推动需求释放)
永磁,风电,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研究:新能源及节能推动需求释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4 汽车 EPS 主流地位难被替代,对磁性材料需求稳定增长
EPS 系统小型、省电、灵活,占据乘用车市场主要份额,短期难以被替 代。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用系统。经过长时期 的发展,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已经发展出了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电 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以及更加先进的 线控转向系统(SBW)。EPS 体积小、耗电少、轻便灵活,广泛应用于乘用车 助力转向系统。HPS 和 EHPS 由于动力十足、价格低廉,在绝大部分商用车, 尤其是重型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由于其不仅功耗大,且存在液压油 泄露问题,难以满足环保要求,环保趋严下终将被 EPS 取代。SBW 相较 EPS 最大的区别在于去掉了方向盘和齿条间的机械连接,采用ECU传递指令,具 有反应速度快、安装方式灵活、重量轻、碰撞安全性高等优势。尽管 SBW 技 术目前已在英菲尼迪的几款车型上得到量产,但但还存在成本高、技术不够 成熟、用户接受度低等问题,渗透率还非常低,短期难以替代 EPS。
2020 年 EPS 销量小幅下降,其在乘用车中渗透率已达 90.1%。2020 年我 国 EPS 配套销量为 1813.5 万套,同比小幅下滑 0.38%。其在乘用车领域的渗 透率已经高达 90.7%,在新能源乘用车份额占到 99.91%。国外部分国家 EPS 渗透率高达 100%,未来几年我国 EPS 渗透率仍将上升,根据佐思汽研的预 计,在 2024-2025 年将提升至 96%以上高点,2026 年以后随着 SBW 替代将开 始回落。尽管未来 SBW 是对 EPS 造成替代的技术路线,但我们认为这种替 代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影响较小,两种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方向盘和齿轮的 链接,而 SBW 中的转向盘回正力矩电机仍然可能选择性能高的永磁体电机。
6 高性能钕铁硼行业壁垒高,龙头企业纷纷扩产高性能钕铁硼行业进入门槛高,具有技术资金壁垒、认证壁垒和客户粘 性壁垒。高性能钕铁硼材料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关键技术和原料 配方对永磁材料性能和质量有较大影响。如在材料制造过程中应用晶界渗透 技术,可以减少重稀土的消耗,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矫 顽力和性能。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低端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会因激烈的竞争而被淘汰,同时掌握核心技术的参与者有望获得在高性能钕铁硼领域的市 场份额。未来随着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成长空间打开,集中度有望进一 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钕铁硼永磁的质量对于终端客户 的产品性能起着重要影响。下游客户对供应商选择存在严格的评估机制,会 从材料的良品率、性能和快速响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验证。行业基本上采用 的是定制化生产模式,下游客户验证的过程复杂且周期较长,因此制造商与 下游客户普遍是长期合作。同时由于磁性材料应用领域广泛,不同产品零件 对磁材要求都有所不同,新进入企业难以向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以满足不 同需求。一旦钕铁硼磁材企业能力和产品性能得到认可,下游客户不会轻易 更换制造商以保持自身产品性能的稳定,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
行业中低端钕铁硼产品竞争激烈,高端格局较好。我国由超过 200 家烧 结钕铁硼生产企业,但大部分生产规模小,技术低端,集中在中低端产品, 竞争激烈。而生产高性能钕铁硼的永磁材料企业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上市 公司。
头部公司高性能永磁材料扩产,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2021 年稀土永磁 上市公司毛坯产能合计 8.9 万吨,至 2022 年有望增加至 11.45 万吨,增幅近 30%,而到 2025 年将扩张至目前的两倍规模。未来几年各龙头公司都积极规 划产能扩张,叠加各自技术优势以及下游壁垒,将进一步促使集中度向龙头 公司靠拢。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