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rps(月入过万汽车领域你学不到的知识第五期:RPS介绍(一))
基准点,公差,基准rps(月入过万汽车领域你学不到的知识第五期:RPS介绍(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好!我来了。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模具的相关知识,这一期我们介绍一下RPS。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分成两部分来介绍。
RPS:零件精确的位置和尺寸精度是成就良好的操控性和配合的关键;
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就是RPS( The reference point system)
在研发到产品制造的每一个阶段,定位的位置和尺寸都是相同的,从单件到总成直至完成整车
我们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RPS
1.为什么使用RPS?
2. 什么是RPS?
3. 3-2-1原则
4.零件尺寸的表达
5. 与坐标系平行
6.一致性
7. RPS流程
RPS 为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
当然在产品设计中,客户所关注的:
安全 safety
稳定可靠 stability
良好的操控性 operate
精确的配合accurately matching
一、为什么使用RPS ?
所有的汽车制造厂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都在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工艺,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实际上,令人苦恼的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送到修理厂进行售后处理,导致高额的成本消耗
原因总是相同的:
零件不能被精确的定位
零件的尺寸精度不能令人满意
按照制造工艺,复合公差在累加
结果:
当总成装配时,出现很多配合问题,没人能解释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尽管所有的零件都在不断地进行测量、检查,但确切地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经常性的偏差?
问题根源:1基准变化 2.准备不足3.诊断不足
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想当然的从各自不同的点来测量这个零件,并且认为这是最好的。
最终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
很清楚,这些源头性问题将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缺陷
RPS系统的另一个优势:
RPS能用于直接装配,从而大幅度削减定位样板的使用
除了样板本身的成本,样本的使用导致装配需求的增加,导致操作时间的增加
总结
事故频繁的发生、后序处理的高额成本,迫使过程必须改善;
在生产过程中尺寸不良的原因包括:
生产工序中的基准变换
设计阶段对定位准备的不充分
涉及这些内容的沟通、讨论不充分
通过RPS的一致使用,是能够缩减制造公差、减少后需处理、缩减生产时间,最终保证的是高质量、低成本。
二、RPS是什么?
RPS的定义
通过RPS的使用,改善产品质量和过程精度。
在定义RPS点的同时,应用测量的原则。
RPS依照《基准点系统-RPS-图示法》执行;
类似的系统在其它汽车制造厂家也在使用(Opel在使用ASKF系统〔=Locate-Sketch-Car Body-Production〕,Ford在使用MCP〔Master Control Points〕,Mazda在使用PLP〔Principle Location Point〕,Toyota在使用LM〔Locator Map〕,Renault及很多日本公司都有类似系统。)
RPS描述了一致性定位内容和应用于整车基准系统的内容
在生产工序中,基准变换必须严格防范,这样可以减少公差的累加,产品质量会得到提升
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零件固定、测量都在不同位置,这就是基准变化(这里的阶段包括生产工位和产品阶段,基准变换在产品某些高质量需求的区域内需要特别关注;RPS应统一质量标准并且延伸到所有区域,包括车身结构)
基准变化产生的问题:
当定位变化时,测量结果和生产结果会不同,对于尺寸稳定来说没有重复性。
非重复性的结果产生了连续的、不可控的过程变化,查找错误变复杂
在钢板上要钻B孔和C孔,让另外一个零件上的楔子插入到这个孔里,同时也需要钻D孔。
首先,钻出了A孔,用钢板上的A孔做定位
下面进入下一道工序
一、采用基准变换的方法
第一步:
以A孔固定,在钢板上钻B和D孔
公差: A…B=±0.1
A…D=±0.1
第二步:
以D孔定位(基准变换了),在钢板上钻C孔
公差: D…C=±0.1
结果:
公差: B…C
A…B ±0.1
A…D ±0.1
D…C ±0.1
B…C ±0.3
采用基准变换的方法
二、不采用基准变换的方法
以A孔固定,在钢板上钻B和D
公差: A…B=±0.1
A…D=±0.1
第二步:
继续以A孔定位(基准无变化),在钢板上钻C孔
公差: A…C=±0.1
结果:
公差: B…C
A…B ±0.1
A…C ±0.1
B…C ±0.2
基准变换的方式:
以A孔定位,钻B和D孔
以D孔定位,钻C孔
公差: B…C=±0.3mm
基准无变换的方式:
以A孔定位,钻B和D孔
继续以A孔定位,钻C孔
公差: B…C=±0.2mm
说明:
从这个例子来看,避免基准变化,B…C尺寸将减少公差±0.1mm
为了避免基准变换,所有的生产工位制造和测量必须使用同样的基准点
例外的情况:
在功能能够实现的基础上,考虑周全的基准变换也是可以的
在计算尺寸时,额外的公差必须考虑(例如门的包边)
同步工程团队是推动所有参与者达成一致意见最合适的组织,按这种方式,在早期各专业领域的代表能够在一起研讨新产品
RPS点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额外课题
为了保证RPS点在实际生产中能切实使用,定义RPS点时必须遵循某些规则,如下:
1.3-2-1法则
2.坐标系平行原则
3.连续一致原则
4.基于尺寸计算原则
5.RPS尺寸公差表
一、3-2-1法则
为了把这个刚性体确确实实地定位住,必须限定六个方向的移动
按照3-2-1法则,可以用这6个定位点来代替
Z向3个定位点
Y向2个定位点
X向1个定位点
这些定位点是基准点,基准点必须清晰的标明
定位点可以是面,也可以是孔、边、销; 孔和销能限定两个自由度,面能限定一个自由度
标注
基准点(主要的定位点)按照RPS1到RPS6被连续的命名、标注(对于刚性体而言)。
每一种定位形式将用字母表示:H代表孔和销,F代表面和边,T代表理论点;定位方向(x,y,z)用小写字母标识。例如:RPS3Fz
额外的支撑点也这样标准,但用小写字母表示定位形式;
对于旋转的坐标系,定位方向用小写的a,b,c表示(见3-2-1法则)
二、坐标系平行原则
RPS点的定位方向必须定义与零件基准系平行
如果零件上没有与坐标系平行的平面,需要创建
与坐标系方向不平行的面很难去定位
零件基准系
1. 零件基准系是零件尺寸计算的基础;
2. 它的原点是从基准点开始定义的;
3. 这个基准系是整车坐标系的平行移动,另一种情况是整车坐标系的旋转
三、连续一致原则
基准点必须使用在所有的加工、组装、装配和检验过程中
基于此,基准点应该是
1.孔和面都尽可能的在部件上应用;
2.在零件的稳定区域设置;
3.所定义的位置无论单件还是后续连续的装配过程中都能轻松使用
四、基于尺寸计算原则
零件在整车中的位置是通过整车坐标系的方式来定义的
零件坐标系是零件尺寸计算的基础,通过RPS来定义
上一篇:怎样织围巾(这样织围脖会暖一点,超级好用围巾编织教程,简单易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