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净值人群(深圳的富人都更爱私人银行了?来看看高净值客户的圈层画像)
净值,深圳,银行高净值人群(深圳的富人都更爱私人银行了?来看看高净值客户的圈层画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两家总部在深圳的银行,成绩单同样不俗。据招行2020年三季报显示,该行服务1000万资产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数95943户,较上年末增长17.47%;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26583.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5%;户均总资产2770.7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39.12万元。
置身于深圳这片“资产沃土”,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关于深圳区域的高净值人群的统计口径,但是按照南都记者的梳理分析,从潜在群体的数量来看,深圳只是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
来自胡润研究院《2019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深圳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是17万户,比上一年增加4000户。
而深圳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为73700户,大致等于每170个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翁。而深圳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数量5420户。
南都记者梳理看到,不论是600万资产、千万资产还是亿元资产维度,深圳的人数大致都是北京的四分之一,整体上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超过广州、杭州、宁波等地。
不过,胡润的数字出来后,很多深圳人并不买账,认为过于保守了。以深圳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密度,深圳的高净值人群数字应该更多。
造富效应背后的驱动力
不过,此时依然有一道哲学命题横亘眼前:很多大众市民感到疑惑,2020年疫情重创之下,全球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但是以深圳为代表的高净值客户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得以大幅增长?
阐释这个逻辑,深圳一位私人银行分析师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巨大冲击,很多金融机构借助持续数字化转型对线上服务的有力支撑,响应客户需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情对经营的影响。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全市场上看有了政策支持,特别是货币政策宽松。同时,今年以来A股市场比较不错,拉动了资产增值,因此在疫情下起到了对冲。
这个解释,更多是站在银行客户经理的视角。实际上,深圳的造富效应,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宏观格局作为深层驱动。就在1月初,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在官网公布了2020年深圳市存贷款情况:深圳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存款突破十万亿元的城市,同比增长21.4%。2020年深圳市人民币存款增加17422.56亿元,同比多增6573.14亿元。
深圳官方还披露了一批硬核数据,深圳境内的上市公司增至333家。总市值超过9.12万亿元,总市值位居全国第二。总资产近31万亿、净资产超过4万亿。
所谓海阔凭鱼跃。业内人士对此解读,2020年的数据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更是衡量这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也是深圳企业家及高净值群体增长的内核所在。
此时,潜藏了众多的企业家群体和高净值人群,让深圳成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高地。国务院参事夏斌曾建议,在低利率时代和不断增长的高净值人群背景之下,大量资金正在寻找出路,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应发展真正的私人银行业。
显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期许。但是,私行服务供给端仍显不足,中国私行机构管理的高净值人群财富不到两成。对此,前海开源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史程认为:资本市场正在快速扩容,集聚的财富需要保值升值,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何去管理?如何去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说,深圳的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刚刚过完40岁生日的深圳经济特区,在私人银行资管的板块,又找到了“先行先试”的突破口。
C
画 像
◎新富人群长什么样?
既然身边的高净值者不少,不妨为他们画画素描。
“新贵人群和创二代富二代的比例越来越多。”深圳某银行私人银行部首席投资顾问陈先生说,互联网、新兴产业带来的新贵族,在社会财富占比越来越高,会成为私行新客户增长源。
如何为他们画像?“40岁左右。他们对于财富管理很有进取心,但是更懂得术业有专攻。”陈先生分析,这个群体对于数字化手段容易接受,但过去创富花太多时间,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和打理财富。对于财富,他们更讲究方法,所以关键是要让对方理解和相信你打理财富的方法逻辑。
新贵的风险偏好也值得玩味。他们对不了解的领域,相对保守。对于熟悉的则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由于疫情后高净值人群尤其年轻新贵阶层对提升其财富抗风险能力的意识有明显的加强,也倒逼了金融机构加速财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此时,如果您对于这个群体的感观认知依然不够清晰,那么不妨再看看这个素描:
38.7岁,一线城市企业高层管理者,高学历,育有一子,年入近200万,家庭拥有净资产约7000万元。他(她)在科技/通信/电子相关的民营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者,平时爱好旅游和看书。
这不是一个具体人,也不是AI机器人,而是《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投资白皮书》通过调研的方式勾勒的当下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典型画像。
◎富人们爱买什么?
好奇心的驱使还不止于此。更多人想知道,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是什么?胡润为我们提供了窥探的视角。
按照最新出炉的《胡润百富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受访的高净值人群平均家庭年开销金额为175万元,其中旅游(19%,33万)、孩子教育(18%,32万)和购买日用奢侈品(16%,28万)是他们的主要消费类型。其他花费在娱乐、健康与保健、个人教育与礼品等方面。
2020年里,高净值人群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上涨3.4%,比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出一倍主要拉动因素是高端白酒、黄金等。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导致中国高净值人群将黄金列为避险资产的选项。对比去年,黄金涨幅高达47.8%。”报告称,2020年,手表和珠宝板块的平均涨幅为7.3%。在代表性的商品中,宝格丽经典项链、宝格丽一款手镯、卡地亚白金项链和手镯的价格分别比上一年上升了12%、10%、7.6%,售价为2.2万元、58万元、8.8万元。主要提价因素有两点:一是人工费用、物流、开店等费用的成本提高,二是高端手表和珠宝属于贵金属,本身具有保值作用。钻石是手表和珠宝板块唯一下跌的商品,跌幅为7.8%。
◎富人们有啥烦恼?
春江水暖鸭先知。相较于普罗大众,他们对于财富趋势的把握更为超前一些,值得借鉴。那么,他们出现哪些新兴需求和趋势变化?2020年11月,中信银行私人银行等多方联合发布《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需求管理白皮书》。高净值群体对财富安全与财富传承更加重视,金融投资热情在疫情后空前高涨,陡然提高67%,而“健康第一”则是疫情后人生目标的首位。
记者梳理看到,财富管理方面,疫情后该群体的金融投资热情比去年提高67%。储蓄和现金(86%)、股票(84%)、基金(78%)、保险(57%)及理财产品(54%)等配置热情均提升。选择金融投资产品时,看重投资收益的比例比上一年提高四分之一,从58%提高到73%。
“富人们的金融投资热情比去年大幅提高,给我感觉牛市来了。”一位刚刚入场股市的深圳年轻市民如是说。
上一篇:钢之炼金术师结局(经典永远是经典,漫画完结十年后重新起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