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英尺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这个问题有点难)
营造尺,英制,尺寸英尺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这个问题有点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能预警:本文内容既冷僻又硬核,趣味性稍差,但如果能坚持到最后,相信会增加不少谈资。
尺寸,作为一种传统长度单位,几千年来一直规矩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即使已经改为公制的今天,也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之中。但是,如果较真的问一句:你真知道尺寸都是多长吗?恐怕你还真不一定知道正确答案。
我有个朋友刚入木坑的时候喜欢用尺寸做活儿,说按尺寸找吉数,做出来的东西兆头好。当时我淡淡地说一句,你把两只尺比对一下。
于是他照做了,你猜怎么着?两把卷尺中的寸,长度竟然不一样!
在现代木工领域,尺寸有三种标准:英制尺寸、日制尺寸、以及中制尺寸。其中,英制和日制相对明确,而中制尺寸则是一团乱麻难以梳理。所以,中国的木工爱好者可能是各行业中,唯一一个能接触到各种乱七八糟长度单位的群体了吧。
一、英制尺寸英制单位脱胎于古罗马,由那个现在已经既不大,又不英,又不帝国的大英帝国推广全球,但人家现在已经弃用了。仍然坚持使用的,除了美国以外,剩下的都是几个毫无存在感的小国。
这是一张采用英制单位的家具图纸,估计任何中国人都会因为换算而抓狂。比如我就曾经试图把英制图纸转换成公制,结果小数点后无穷无尽的数字直接把我干懵了。
直到我看到了英制的尺子以后才发现,试图把英制换成公制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
从这个尺子可以看出,英制单位从底层逻辑开始,就与公制有着天壤之别。公制长度单位是十进制,1厘米下面的单位是1毫米;中国市尺和日本尺都是十进制,尺下有寸,寸下有分,分下有厘。
而英制长度却是12进制,1英尺=12英寸,而英寸却没有下一级单位。为了进行更细致的测量,只好只好不停地除以2、除以2、除以2……最终以1/2的指数来细分。大家说,这个脑回路是不是很新奇?
英制长度与公制换算很容易查到,网上有现成的在线换算器。1英尺=30.48公分,1英尺=12英寸,所以1英寸等于2.54公分。
英制单位另一个更广泛应用是北美进口的木材,奇葩逻辑更明显。北美木材的厚度单位是英寸,但却是以1/4英寸的倍数来表达。比如1英寸,人家表示为4/4",两英寸就是8/4”。常见的厚度还有4/4”、5/4”、6/4”等。
宽度则采用四舍五入标准来确定每一块板材的宽度。例如:标示为4”的产品,实际宽度可能是3.5英寸到4.5英寸之间。而日常商业板材的常规宽度一般在4”至8”之间,12”以上的板宽较少。
而长度单位通常以英尺为单位,通常为4’(1.22M)到16’(4.88M)之间,以7’、8’、9’、10’长度最为普遍,长度超过12’的板材较少。
二、日制尺寸日式的尺寸源自于中国。飞鸟时代的大宝元年颁布了《大宝律令》(公元701年),将中国的尺寸正式引入到日本。当时引入的尺有两种,一种是八寸的小尺,另一种是十寸的大尺。但小尺在中国和日本都不怎么用,而大尺在江户时代开始就稳定保持在目前的长度。
但是后来发现,民间常用的竹木制的竹尺和木匠用的曲尺之间有约4厘的差距(原因还要从中国找,后边会讲到),所以1875年(明治8年)平均确定了现在的1尺=10/33米,也就是约等于0.303米,1尺=10寸,那么1日寸就是3.03厘米。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传统长度单位。日本的传统长度单位由大到小分为八级,分别是:里、丁(町)、丈、间、尺、寸、分、釐(厘)。1里为36丁,1丁为36丈或60间,1丈为10尺,1间为6尺,1尺为10寸,1寸为10分,1分为10釐。1釐为1/33厘米即0.0303厘米。
所以,我们常说得寸八刨,实际宽度应该为3.03 3.03×0.8=54.54mm。注意,这个宽度指的是刨刃与木材接触部分的宽度,也就是满刨后的刨花宽度。理论如此,但实际上,现在的寸八刨的刃宽约2寸3分5厘,寸六刨约2寸2分,寸四刨约1寸8分,那为什么分别叫寸八、寸六、寸四呢。这里还有一个鲸尺的故事,以后我们单独聊。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台湾省所称的台尺台寸,实际上就是日尺日寸。
三、中国传统尺寸与英制和日制相比,中国传统尺寸要复杂得多。我查了一下,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尺寸的实际长度都各不相同。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各朝代中,单单一个尺,就分为许多种,什么骨尺、铜尺、中尺、王尺、后尺、大尺、小尺、星历尺、裁衣尺、量地尺、营造尺等等。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努力完全白干了,如果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估计气得能从坟墓里坐起来。
前文讲过,唐代传入日本的大尺和小尺之间有4厘米的差距,而上图中却显示,唐代的大尺与小尺却有6厘米的差距。这就是史料的记载不同了,这也加剧了度量衡考据的难度。
明代尺
中国现行的市制,即市斤市尺制度,确立于1930年1月1日,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基于国际单位制,改革原有的营造尺库平制而成。
1930年(民国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度量衡法》,其第二条:“中华民国度量衡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称曰市用制。”其第五条:“市用制长度以米三分之一为市尺(简作尺),重量以公斤二分之一为市斤(简作斤),容量以升为市升(简作升),一斤分为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其余均以十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保留了市制的度量衡用法,但为了使用方法,将一斤16两改为10两。从1977年开始,国家开始淡化市制单位在正式场合的使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二、我国目前在人民生活中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1990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改革方案,另行公布。”
所以,中国的1市尺是1米的1/3,约等于33.3公分,那么1市寸就约等于3.33公分。但到现在,除了斤和亩还在民间继续使用外,其余的市制单位已经很难见到了。
四、材分制、斗口制如果提及传统建筑中的尺寸,那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古建的模数制。
中国传统建筑有三大法式,分别是: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和吴地的《营造法原》。业余爱好者最常接触的则是前两种。
宋代度量尺采用的是营造尺和材分等级两种依据。宋代1营造尺大约等于31.2厘米。材分制则是一种以材料广度为度量单位的模数制度。
清代建筑度量采用的是营造尺和斗口制。清营造尺大约等31.96厘米,通常取32厘米。而斗口制是一种以斗口宽度为度量单位的模数制度。
无论是宋代还是清代,都将营造尺用于丈量房屋的长宽高等大尺度的表达。而所谓的模数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尺——用来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规格大小的比例尺。
上一篇:音的组词(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