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儿童歌曲小太阳(追忆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
台湾,儿童文学,小太阳儿童歌曲小太阳(追忆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吴洪 通讯员 郑楚楚)12月23日清晨,台湾著名作家、儿童文学泰斗林良先生在家中平静离世,享年96岁。
林良祖籍厦门。他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亲子教育等写作,创作与翻译儿童文学作品200多册。他在大陆的大部分作品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其中,林良最著名的代表作《小太阳》,是一部关于家、关于爱的作品,他的一生就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照耀着一代代家庭。
儿童文学界的“大家长”
1924年10月,林良出生在厦门。他曾在《永远的孩子》一书中回忆厦门往事:“读初中时,下午4点放学,我常常建议大家到港仔后海滨浴场散步。退潮时候,海水把那一片白色沙滩留给了我们。我们在那里追逐,演练擒拿术,练习‘跳降’。我们也常常在一起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看看谁的记性好,能够一句不落、一路背到底。”
林良生长在书香之家,受家庭熏染,他把读书和写作当成一辈子的事。战争爆发后,林良随父亲开始了逃难生活,先后辗转香港、越南、漳州,最后又回到厦门,供职于《青年日报》。
1946年,22岁的林良背起行囊来到台湾,先后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淡江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历任小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杂志主编、广播节目主持人、出版经理等职。此后,他担任台湾《国语日报》董事长、儿童文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其间,他参与了影响台湾儿童文学发展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被业界尊称为“大家长”“常青树”“台湾现当代儿童文学之父”。
真情故事温暖一代代人
林良曾说:“人一落座,轻易不再离席。”
以台湾《国语日报》“看图说话”专栏和读者结缘,林良写儿歌、童诗,写散文、童话……笔耕不辍数十年,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维持着每个月5个专栏8篇文章的写作,最后一期“看图说话”专栏在他离世前已写好,定于30日刊出。
林良的女儿林玮回忆说,有次父亲笑称,年轻时如果有人要签他写6000首童诗,他会觉得疯了,肯定不敢签。可是林良持续地写,他的童诗作品数量早已超过了6000首。
林良以“子敏”为笔名,写下散文《小太阳》。他以浅白、幽默又充满感性的笔触,讲述了平凡生活中的真情故事。十四年积累下来,《小太阳》成为一本散文集。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世仁说,《小太阳》启蒙了好几代人对家庭的向往。自初版至今,这本散文集已在台湾重印了130多次。2014年,《小太阳》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被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成为两岸儿童文学爱好者的共同记忆。
文字继续陪伴读者
林良善于描写家庭生活的点滴,在他笔下,家是永不黯淡的“金色盒子”,照耀着他的人生。
林良曾提出,他经历了“三个童年”:第一个是自己经历的童年,于是他有了《永远的孩子》,写的是在厦门的童年生活,可称为“小太阳前传”;第二个是陪伴子女的童年,也就是经典散文集《小太阳》;第三个就是他陪伴外孙女长大的童年,写成了《彤彤》。书中,彤彤“像一颗保龄球”横冲直撞打破外公、外婆的宁静生活,但那些成长中令人发笑的趣事,以及字里行间对孩子的爱,满是家庭的幸福和温暖。据悉,《彤彤》将于明年2月在大陆出版,林良的文字还将继续陪伴读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