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仔可以组什么词(关于“仔”、“子”在泉州话的妙用)
泉州,普通话,谚语仔可以组什么词(关于“仔”、“子”在泉州话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创:李丽敏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一、鸭仔落水身就浮
“鸭仔”就是普通话的“鸭子”。谚语“鸭仔落水身就浮”,就是“事到便直”的意思。人只要在某一种环境中磨炼就自然会适应。
“仔”,在泉州话白读[a3],是泉州话中特有的一个方言词尾。“仔”加在后面的叫做词尾,也叫后缀,像“鸭仔”。“仔”在泉州话有多种用法。
1、“仔”用作名词标志时,有两种用法:
(1)相当于普通话的词尾“子”。如“囝仔”,是普通话的“孩子”。谚语“囝仔爱有伴,老人怕孤单”。孩子喜欢有同伴,老人最怕孤单。老人和孩子都是爱热闹的,都需要有人陪伴。
“品仔”也叫“品箫”,是普通话的笛子(橫笛)。
“骰[tau4]仔”是色子(赌具)。
“簿仔”是本子,册子。
“麦仔”,就是普通话的麦子。谚语:“麦仔黄,虼蚤咬卵团;麦仔收入瓮,虼蚤叫苦痛”。“虼蚤”,是跳蚤,“咬卵团”,指一团又一团,数量多;“叫苦痛”,即叫苦连天。麦子黄的时节,也正是跳蚤繁殖的季节。麦子收入缸,跳蚤无处藏。
“仔”用作名词标志的还有“桃仔”,“李仔”,“桔仔”等,是普通话的:桃子、李子、桔子。还有“金仔”、“银仔”、“袜仔”、“索仔”等等,就是普通话的:金子、银子、袜子、绳子。“仔”相当于普通话的“子”。
(2)“仔“用作名词标志时,一部分不能与普通话的词尾划等号的。
“孙仔”,不能等同于普通话的“孙子”。方言“孙仔”是普通话的“侄子”,“孙”才是普通话的“孙子”。少一个“仔”字,辈份就完全不一样了。
“师仔”是徒弟,学徒;“舅仔”是内弟,妻舅;“军仔”是戏曲中跑龙套。
“娘仔”是普通话的蚕,蚕宝宝。这里的“仔”不能直接译成“子”。“娘仔叶”是桑叶,“娘仔树”是桑树。
“檨仔”是普通话的“芒果”,而普通话的“柿子”,泉州话叫做“灯柿”。“葱仔、蒜仔”是葱,大蒜;“圆仔、丸仔”是汤圆。
“蝶仔”在普通话是叫“飞蛾”或“蛾虫”,而不是“蝶子”。谚语“雨天将到,蝶仔满灯罩”。热天晚上下雨前,飞蛾会成群出现,只要有光线就钻进去。这种“蝶仔”也叫做“大水蝶”,它的出现通常会预示着雨水很多。
“楹仔”是屋梁;“廊仔”是走廊。
“舌仔”是普通话的“舌头”。谚语“舌仔无骨,反入反出”。舌头软软的,可以伸进伸出。引申义,讽刺说话出尔反尔的人。还有“舌仔是软的,事实是硬的”,事实胜于雄辩。
“笠仔”是普通话的斗笠,在泉州话中可以泛指所有的斗笠。谚语“芒种夏至,笠仔勿会赴戴”,芒种夏至这段时间,太阳特别强。
“车仔”也叫“马绢”、“针车”是普通话的缝纫机;“十八仔”是普通话的板手;“银角仔”是普通话的硬币;“印仔”是戳儿,图章;“耳仔”是普通话的耳朵。这些带“仔”的名词,与普通话的名称差别很大,都不能与普通话的词尾“子”字划等号的。
2.将部分动词变成名词。
铲,是一个动词,“铲仔”就变成工具。在动词后面加个“仔”,这个动词就变成相关的名词了。
锄,是一个动词,“锄仔”变成农用工具的小锄头。
锯,也是动词,而“锯仔”就是木工师傅的工具。这些词本来都是动词,加一个“仔”字就变成工具名词了。
3.用于重叠的动词之中,作为助词,表示动作的多次反复。如“说仔说”表示反复说;“看仔看”指多次反复看;“行仔行”到处去走;“食仔食”到处吃。谚语“拣仔拣,拣着一牙(个)卖龙眼”,意思是挑了又挑,最终还挑了一个不称意的,一般是指找对象。像这种表示动作的多次反复,在泉州话的运用很频繁。
4.“仔”作名词词尾的附加含义,也有多种用法。
细小义。
如“店仔”是小店铺;“桌仔”是小桌子;“椅仔”是小凳子;“鸡仔”即小鸡;“猫仔”即小猫;“猪仔”即小猪;“牛仔”是小牛。多一个“仔”字,都是指比较小的。谚语“牛仔出世十八跋”,刚出世的小牛要跌倒好几次才能慢慢站稳。这里的“牛仔”就是“小牛”。谚语“牛仔呣捌虎”,小牛对于世事还不知深浅,是普通话所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谚语“鸡仔胿,捷捷催”,小鸡要多吃,不断给进食,可以促进较快成长。
日常还有如“衫仔裤仔”指小孩的衣服;“翁某仔”是小夫妻;“贩仔”是小贩;“生理仔”是小生意;“树仔”是小树苗;“楼仔”是小楼房。这里的“仔”都是附加含义中的细小义。
用词尾“仔”对从事某些职业的人或对某一种人的蔑视。
如“贼仔”就是小偷,泉州话也叫做“鼠贼仔”。“番仔”,过去指外国人。因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都跟我们不同,引申对不明事理的人称为“番仔”。
“王鹿仔”,形容有的人说得天花乱坠,其实是想达到某种目的。
用在亲属称谓后,或人名后,表示亲昵。
如“小妹仔”、“阿婴仔、阿狗仔”等。歌谣“小弟仔,呣通吼,恁阿母,去灶口”,这里的“小弟仔”就是对婴孩的昵称。还有“查某仔”是称女儿,有的则简称“查仔”,同样是对女儿的昵称。
用在并列亲属称谓后,带有口语色彩。如“姊妹仔、兄弟仔、叔孙仔、同姒仔”等。“仔”的这些名词词尾的附加含义很特别,同样是称呼,有的表示亲昵,有的则是蔑视。
5.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为附加词缀来强调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的状态程度的不同和结果。“仔”字作为附加词缀,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
例如谚语:“看戏呣捌戏文,看仔大气乃■。”“看仔”,相当于普通话的“看得”。“大气乃■”是喘大气的意思,比喻有的人对事物没内行,做事就很费力。谚语“九月起九降,十月寒仔揭揭控”,这个“寒仔”也是形容“寒”的程度,是普通话的“冷得”。谚语“斤鸡两鳖,食仔勇叱叱”。“食仔”,是“吃得”,形容经常食用后的效果很好。“勇叱叱”,指身体非常强壮。谚语“有某有囝,作仔犁头戴鼎”。有了妻儿,必须努力争取更多收入。“作仔”是形容不断努力赚钱以养家。“犁头戴鼎”,形容辛苦劳作。
6.“仔“字在泉州话除了词尾外,还可做中缀,夹在两个语素之间,起过渡音和强调的作用。
如:“翁仔某(夫妻)”、“爸仔囝(父子)”、“母仔囝(母子)”,虽然也可以说“翁某”、“爸囝”、“母囝”,但加个“仔”做中缀既起过渡音的作用又有强调作用。这种“爸仔囝”,“母仔囝”、“翁仔某”的语法,给人感到既贴近又有亲切味。
除此之外还有方言词:“略略仔”略略,稍微;“凛凛仔”差点儿;“分分仔”一点儿;“一丝仔”一点儿;“细粒仔”细小,微粒;“迄站仔”那会儿;“迄阵仔”那当儿;“即站仔”这时候。
“仔”在泉州话的运用真的很奇妙,值得我们探讨。
二、 孔子公值钱
“孔子公”就是泉州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尊称。俗语“孔子公值钱”,是字墨字据的重要。孔子在民间有很高的地位,在民众心里,孔子公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
上一篇:咋样拍抖音视频的步骤(怎么做出大家都喜欢的抖音视频呢,拍抖音技巧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