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介绍微信功能的说明文(教微信,这些内容绕不过)
语文教学,自己的,格式介绍微信功能的说明文(教微信,这些内容绕不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众心里公认的宠儿 语文教师门前的弃婴
———微信体作文刍议
四、微信:坐下来,我们继续聊
(本节摘要:让谦敬礼仪的微信格式成为普及中华文明礼貌的有效载体,防止粗野庸俗的微信格式成为引导青少年走向野蛮粗鲁不文明的罪魁祸首。语文教师和作文辅导者对待微信的态度可能就是今后中小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家长对微信的做法可能就是孩子喜爱或延误作文的缘由。)
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内容向来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一直都以反映生活、关注社会而著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任何语文事件、文化现象,都不应该游离于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视野之外。
微信已经存在,影响已经发生,微信是文,写微信是作,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不让微信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不把微信纳入作文辅导的范畴,既不符合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初衷和宗旨,也有悖大家公认的社会常识和生活逻辑。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应该密切关注,及时跟进,研究微信,认识微信,把握微信,最终达到利用微信服务社会引领生活的目的,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一)登堂入室,名正则言顺。
微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这么大,使用范围这么广,使用频率这么高,不能进入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视野,纳入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范畴,这的确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实际上,这不是微信的尴尬,而是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尴尬;这不是微信的超前和另类,而是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落伍和落后;这不是微信的无规矩,而是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死板教条。我们用传统文章的格式去套,任何格式都套不住,它不属于任何格式。我们用老眼光看待微信这个新事物,当然会觉得它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四不像,不靠谱。突破旧藩篱是所有新事物的特质,能用老套子套住的就不叫新事物。我们不能刻舟求剑,也不能削足适履。既然它不属于任何文章体裁,也不被任何体裁的文章接纳,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干脆就让它独树一帜,自成一体,我们就称之为微信体,在语文教学和作文辅导的殿堂里给它单设一个座位,在文章之林中增加这么一位新成员。
作为一种新文体,微信特点突出,特色明显,有实力,有资格,名至实归。
微信紧跟时代。智能手机代表着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微信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兴旺发达的。智能手机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智能手机以智能手机为舞台,尽情演绎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魅力,突出自己的魔力。智能手机成就了微信,微信彰显了智能手机的优势和功能。
微信贴近民众。当今社会,人们交流沟通机会急剧增加,愿望急剧增强,迫切希望媒体和工具体积小,可移动,综合化,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手段、工具的限制,随时,随地,随意进行交流沟通。传统的媒体和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交流沟通的要求和愿望,微信应运而生。它集合了多种手段,整合了多种功能,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愿望和要求。
微信门槛低,要求少。微信不用像其他形式的文章那样绞尽脑汁去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提炼,推敲,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不论文化高低,读书多少,思想深浅,经验有无,方法优劣,技术拙巧,会写作文的能写,不会写作文的也能写,认字的能写,不认字的也能写。
微信表现手段丰富多彩。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可以是音频,可以是视频,可以是表情符号,还可以综合使用。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色彩斑斓,摇曳多姿。
微信方便灵活。微信不像一般文章那样有格式、要素的限制,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多可少,话题可大可小,想发文字就发文字,不想发文字就发声音;想发图像就发图像,不想发图像就发符号。
微信文风独特,格式特别。微信阅读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绕弯,不兜圈,不穿靴,不戴帽,直接了当,直奔主题,随心随性,轻松灵活,篇幅短小,应用性强,内容包罗万象,表达手段丰富多彩,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接地气。
事实上,有几种形式的微信已经成型,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它们就是微信体作文,或无条件接受为文章体裁的新成员。
两人私聊,围绕着一件事或一个话题,你来我往,相互对答,内容相关,主题一致,相对完整,我们称之为对话体。
大伙群聊,围绕着一件事或一个话题,探讨辩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异彩纷呈,内容相关,主题一致,相对完整,我们称之为讨论体。
由于现在手机的照相功能非常强大,且制作传输非常方便,在微信中出现了精美图片配文字的形态。就某一事件,在各个环节拍下照片,并对图片进行解说,合起来就是一篇记叙文。就某一物,在关键部位,或从各个角度拍下照片,并对照片进行解说,合起来就是一篇说明文。旅游观光,对各个景点拍照,然后对景点景色景物进行解说,合起来就是游记。这种形态的作文图文并茂,相互映衬,赏心悦目,我们称之为图文体,或叫影像作文。
(二)建立规矩,自成方圆。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又缺少相应的规范和指导,微信处于荒生野长的状态,存在着一些乱象和不规范的地方。在微信群里争吵以至于人身攻击,无休止地发旅游照片、生活照片,向正在上班或需要安静的人发语音信息,连篇累牍地向人推送产品,以及显摆,作秀,不看对象,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等,比比皆是,不胜其多,不胜其滥,不胜其俗,不胜其烦。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能不分好歹,全盘接受。认为微信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不认可,不接纳,是妄自尊大的表现;认为微信杂乱无章,变化多端,无法指导,不用指导,是妄自菲薄的表现。承认微信体,不意味着就承认微信中不规范不文明的乱象,而是要对不规范不文明进行规范和指导。对微信进行规范指导,不是要对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进行限制,而是要使微信更加健康地发展。走出误区,放下成见,积极研究,认真总结,科学引领,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在杂里找头绪,在乱中寻规律,认真研究总结微信的规则章法,用微信自己的章法和规则来教微信,指导微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建立聊天文化规则,让说者舒展,听者舒服。微信属于聊天文化,聊什么,怎么聊,这对作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文教学教小说,教散文,教诗歌,就是没有教过聊天,特别是没有教过闲聊,更没有教过私聊。急需建立一套聊天文化规则。这不是没事找事,也不是自作多情,庸人自扰。虽然是聊天,也要尊重对方,也要赢得尊重。怎样尊重对方,怎样赢得尊重,需要规则指导。
建立微信的格式规则,倡导文明高雅,反对庸俗下流。规定必要的恰当的抬头,落款,称呼,敬语,谦辞等,提倡礼仪,礼节,礼貌,以格式展示文明,规范礼貌,体现修养、素质和学识。让谦敬礼仪的微信格式成为普及中华文明礼貌的有效载体,防止粗野庸俗的微信格式成为引导青少年走向野蛮粗鲁不文明的罪魁祸首。
上一篇:老烧鱼(超下饭烧黄鱼 - 大口吃鱼,超大口吃饭,这个夏天哪会没胃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