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跟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古代诗歌中月的审美意蕴)
月亮,明月,诗中跟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古代诗歌中月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兄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范仲淹《苏幕遮》词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轮明月反衬出诗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借酒浇愁,却难以排遣心中的思念之情。正所谓“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白居易《江楼闻砧》)月意象承载着诗人的乡愁, 慰藉着诗人内心的凄苦,成为诗人心灵孤寂时的情思寄托与精神家园。
美好高洁的理想寄托月亮的视觉色彩是多样的,刚刚出现在夜空中的月亮,黄中透着红色,慢慢地变为浅黄色,洒下银色的清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古代诗词在表现月亮的色彩时,很少表现它的黄色,或者说金色,倒是明显偏重于白色、银色。
诗人偏好的是“皓月”“霜月”“冷月”,把满月称为 “银轮”“冰轮”“玉轮”“玉盘”;弯月叫作 “银钩”“玉钩”等,如“银轮玉兔向东流,萤净三更正好游”(姚合《对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王沂孙《眉妩》),“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等,描写月亮皎洁、清澈、冰清玉洁、纤尘不染的特征,寄托文人志士内心美好高洁的理想与志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明月正是李白高远的志向情趣的生动写照。王维《山居秋瞑》诗中写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里馆》诗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泛前陂》诗中: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月光照耀下的澄澈、幽静的境界,寄托着诗人远离尘俗,恬淡自适的理想与心境。
刘禹锡把诗人高洁超脱的情怀表达得更为直接:“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怀抱收复中原、抗金复国的壮志,却接连遭受排挤与打击,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而喜鹊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清凉的晚风徐徐吹拂,传来了远处的蝉鸣声。词人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自然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表明辛弃疾被贬谪后的悠闲超脱的心境已融入清澈、静谧的月色中。
历史与时间的见证月亮高悬于夜空,亘古悠远,它见证历史,也邀约未来,易引起诗人们无限的遐思。月亮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诗人面对历史陈迹,感叹兴亡,借月意象抒写思古之幽情。李白《苏台览古》诗中写道: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江上的一轮明月,照见过吴宫的繁华,成为沧桑巨变、昔盛今衰的历史见证者。又如刘禹锡《石头城》写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昔日繁胜的六朝之都,如今已是一座空城。只有那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明月,夜深时分,“还过女墙来”照临昔日的都城。郎朗孤月成为六朝古都兴亡和人事变迁的见证者。
月亮时圆时缺, 周而复始, 亘古不变。月亮的永恒与人生的短促,引发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索。面对明月,诗人神思飞跃,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首先发问“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明月长在,人生短暂的喟叹油然而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无声, 明月常在, 只是代代人不同而已。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宇宙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李白《把酒问月》诗中写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今人古人渺若流水,而月却亘古如斯,周而复始地照临着苍茫的宇宙,人生短暂而明月常在的喟叹油然。“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范仲淹《御街行》)明月长在,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诗人的深沉喟叹总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时空局限性的审美悲情。
现代作家老舍看月亮引发对现实的无穷感慨,“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象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月牙儿》)学者朱自清则以一份难得的自在心情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荷塘月色》)永恒而静谧的月亮, 引发了古今文人骚客对于宇宙与人生的哲理思考和悠悠情思。
月作为古今共赏的意象,细究起来审美意蕴竟如此的丰厚与深广。历代文人墨客正是在这苍茫无边的月色中得以思接千古,慨天地之茫茫,收万物于笔端,使咏月诗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苹果i(iPhone 用户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iCloud?)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