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跟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古代诗歌中月的审美意蕴)
月亮,明月,诗中跟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古代诗歌中月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有关月的描写,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那么“月”究竟有何魅力让人们对它的衷爱历千载而不竭?
明末清初诗人黄宗羲《花朝宿石井》诗中有言:“好诗多在月明中。”月一旦进入诗性语言中,就已成为“非常之月”即“月”意象,蕴含着人们的憧憬与幻想、欢欣与感伤、希望与失望、沉静与思索……。月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它流转于中国人的广阔的心灵空间,正所谓一样明月别样情,一轮明月万卷诗,包含着丰厚与深广的审美意蕴与文化积淀。
女性的阴柔美以今人的眼光看来,月不过是反射日光而存在于地球的一颗卫星,并无神秘可言,但是月从上古时代就已经跟神灵联系起来,最早可推溯到古代神话中的女蜗。据《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女娲,阴帝。”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即是太阴之神,即月神。据汉墓出土的砖画中女娲与伏羲联体交尾的人首蛇身像上,女蜗、伏羲手中各捧月亮和太阳,女娲手捧月亮,正说明了女娲与月神的联系。古代经学中常把太阳看作阳,月亮视为阴,“阴阳之义配日月。”(《周易》)自古以来男为阳、女为阴。在奔月神话中,嫦娥托身于月,为月精,也就是成为月神。
在宁静、清冷的夜晚,月亮呈现明亮、皎洁、清澈的光彩,清新淡雅。古典诗歌中时常用月亮来形容女性美。最早在《诗经•陈风·月出》诗中:
月出皎兮,佼人撩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以皎洁的月光衬托楚楚动人的美丽女子,表达思慕美人之情。其后,战国时代楚国宋玉的《神女赋》写女神之美,也用明月来形容:“皎若明月舒其光。”唐代诗人李白《古风》诗中: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女子的美目流盼,胜过皎洁的月亮,顾盼生辉之处,自有情谊无限。韦庄在《菩萨蛮》词中描绘:“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也用月亮来比喻美人。宋代晏几道《蝶恋花》词中: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以“新月”来比喻少女的姣好容貌,豆蔻年华,因情生愁,哀伤轻浅。苏轼《宿望湖楼再和吕察推诗》中: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诗句用佳人来比喻新月。明代苏福咏月诗中:“嫦娥底事梳妆懒,终夜娥眉画不成。”直接以月宫神话传说的嫦娥代指月亮。月与佳人,天上人间,交相辉映,彼此衬托,体现清澈、洁净、柔美的意境。
古代诗歌中月亮与女性的密切联系,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生存状态,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无论是宫廷豪门的女子还是百姓人家的普通女子,都难以摆脱“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曹植《美女篇》)的悲苦命运。
因此,一到夜晚,天上那一轮明月就成了古代女子最好的伴侣,“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忠《采桑子》)她们对着月亮倾诉苦闷与相思,寄托爱恋与心愿,成为古典诗歌中描写女性常出现的情境。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诗中满月减清辉,暗示女子色衰,以月亮的盈缺变化表达时间流逝中女子的相思、孤独与感伤。李白的《玉阶怨》诗中: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女主人公在月下的台阶上久久伫立,她的罗袜已被深夜冰凉的露水浸湿,她只好回到室内,又隔着水晶帘子凝望那一弯秋月,只有这月才明晓她内心的幽怨。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卷三十)赞誉“此篇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可见月意象是古典诗歌中抒写女性阴柔美的重要载体。
团圆与思念的象征圆月、满月受人喜爱,是人们心目中最为美满、圆润、充盈的月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圆是宇宙间最和谐的图像”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看起来感到很愉快,很舒服。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还是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期盼团聚的心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抒写游子中秋夜望月怀乡的情思。
那么,月与 “团圆”之义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至先秦两汉,人们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祭拜,《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可知先秦两汉时代,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到了隋唐时代,拜月则完全成为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当此节时,皓月当空,上下同乐,全民欢欣,因此又被称为团圆节。唐宋以后,中秋节祭月、赏月的习俗愈加盛行。拜月这一风俗至元、明、清相沿,在戏曲作品中亦有反映,如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关汉卿《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祷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等。拜月、赏月的风俗,在华夏民族中世代相传,中国人历来所珍爱的、钟情的,莫过于中秋节的那轮皓月了。
人们总希望“月常圆、人常久”,然而有圆必有缺。诗人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进而联想到世间的聚散离合,希望把无尽的思念之情通过月亮传递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期盼明月千里寄相思。
每当孤臣、游子漂泊异地、沦落他乡之际,夜空中那一轮皎皎明月,就成为他们思乡顾国的情感寄托。如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寄寓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无言独上西楼,月似钩。”他独自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勾起一串旧恨新愁。李白《静夜思》中: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句简洁而质朴地表达思乡情怀,在这一抬一低头之间,诗人生动地勾勒了一幅月夜思乡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虽然人远隔千山万水,但却共同拥有一轮明月,明月牵动两地的相思。
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有家难归,《月夜》诗中写道: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夜晚皎洁的月光,传递着因战乱而被迫离散的家庭无尽的思念。他在《月夜忆舍弟》诗中写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上一篇:苹果i(iPhone 用户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iCloud?)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