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懋的读音(丹阳《云阳董氏族谱》的初步探讨)
丹阳,鄱阳湖,公元懋的读音(丹阳《云阳董氏族谱》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董槐在鄱阳湖一带的任职履历
董槐聪颖过人,学业长进很快,嘉定6年(公元1213年)考中进士。踏进仕途之后,历任广德军录事参军、镇江观察推官、镇江府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湖北刑狱、常德知府、江州知州兼都督府参谋、谭州知州、沿江制置使、江西安抚司公事主管、户部侍郎、江东安抚使兼建康知府、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工部侍郎兼转运使、兵部侍郎兼给事中、宝章阁直学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直到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三十多个官职。
具体履职地点为:《宋史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记载: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登进士第,调靖安(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十四年(公元1221年),广德(安徽省东南部)军录事参军,绍定二年(公元1229),镇江(位于江苏省南部)观察推官,明年春,刑部架阁文字,秋,礼兵部架阁,通判镇江府(位于江苏省南部),五年(公元1232),丁母忧;端平三年(公元1236),通判蕲州(今湖北长江以北),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都堂,宗正寺簿、出知常州,后三日,湖北刑狱;二年(公元1238年),常德府(今湖南常德),兼军器少监,提点刑狱,三年(公元1239年),宝谟阁知江州(今九江)兼都督府参谋,四年(公元1240年),华文阁、潭州(今长沙)、主管湖南安抚司,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左司郎官,直龙图阁、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今九江)、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三年(公元1243年),秘阁。四年(公元1244年),户部侍,集英殿修撰、沿江(九江长江一带内河)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今南京)兼行宫留守;六年(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召至阙、静江府(今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七年(公元1247年),宝章阁,八年(公元1248年),工部侍郎,兼转运使。九年(公元1249年),召赴阙,封定远县(今安徽定远)男、兵部侍郎兼权给事中兼侍读,升给事中、兼侍读,宝章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是年冬,端明殿学士、书枢密院事,进封侯;十二年(公元1252年),枢密院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知政事。二年(公元1254年),进参知政事,三年(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四年(公元1256年),策免丞相,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五年(公元1257年)及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俱用祀明堂恩加食邑;二年(公元1261年),福州、福建路安抚大使,封吉国(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庐陵),又进封许国公。三年(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遂薨。赠太子少师,谥文清。
那么,在鄱阳湖周边履职的:绍定二年(公元1229)至五年(公元1232),在镇江;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知江州(今九江);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今九江)、四年(公元1244年),沿江(九江长江一带内河)制置使。
也就是从时间跨度15年,实际间断7年以上在鄱阳湖一带。而在离鄱阳湖很远的定远时间很少。
3,丹阳的《云阳董氏族谱》初考
由于丹阳宗谱涉及董槐退隐鄱阳,六世才由鄱阳而赴任丹阳。复昌公,明洪武间授丹阳令,偕其从弟复华、复显、复初、复泰之任。那就是第一世至第五世都在鄱阳湖一带居住生活。那就撇开董槐在广西的四个儿子进行的比较,董槐在武宁泉溪是三个儿子,后有儿子为驸马,现在其在鄱阳湖一带的两个儿子:士玙、士琮。儿子数分别为:3,1,2;那就不可能是泉溪、富阳、广西的董槐后裔,属于董槐后裔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漏掉的董槐后裔的单独的一个支系。
由于是从第六代开始,迁徙丹阳任职,那就不是董丽在丹阳的时期。故不可能属于丹阳董丽支系。
当然,这是在没有其他与士玙、士琮同样的情况下,或者该谱中的前10世代与其他宗谱完全没有名字一致却年代符合的情况之下,才可以断定。若无,则基本以此为准。
4,丹阳宗谱的董槐之前系谱校准参考
阜宁董氏在1841年左右由丹阳迁入,董传松修的谱丹阳人与阜宁人是同谱,如今的丹阳董氏也不是董丽后裔,与现在的丹阳应该属于分开的不同支系,董丽后人当迁徙到浙江富阳一带。故此,应该依据董槐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修谱谱序与《嵩公支派谱序》进行校准的参考。
4.1,《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省略谱序前面尚难考证的部分):……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戚。今势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然虽家自珪公,实由熹之令武宁始也,故曰肇迁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广。嵩之子姓守旧业,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山广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择其地之胜者而居焉。夫自肇迁祖卜居于此,贵而不矜,富而不骄,贫而不滥,世惟礼义之是尚。……
赐进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签书枢密院事熹公八世孙槐谨撰
4.2,《嵩公支派谱序》:水流分则忘源,人裔远则忘祖,忘其源失其本,忘乎祖昧乎天,忘祖昧天其可乎?惟其为不可,则知宗谱之重于天下也。由来尚矣,矧董氏为海内巨族,犹不可以不寻流而遡其源也。盖世胄绵远,人文炳蔚,由董父豢龙氏受姓有虞,越夏商而周秦,历汉唐而宋元,其间印累累绶若若者有人,为忠孝节义者有人,且以德行以文学称者更有人。名公巨卿,凿凿可纪,余因不胜述。而吾祖之落业,有自来矣。天成间,文忠公熹,以贤良博学由抚州乐安流坑征为武宁令。长子珪,随父在任,东游泉溪胜境,爱其山水秀丽,因家是焉。生子三:嵩、崇、山广。厥后三公流庆,枝裔蕃衍,而崇、山广二公之子孙或分迁异邑,或居故里者,难以尽纪。第吾祖嵩公不忘故土,遂守旧址,生子三:曰因、圉、固,其长子因、三子固二公之子姓,奕业蕃昌,亦不及悉详。若公之次子圉娶余氏,生子三:仪、俨、倣。仪娶吴氏,生子二:碔、碤;碤娶周氏,生子四:艺堂、福、和、靖,艺靖为吉州太守,娶蔡氏,生子三:槐、桂、椿。槐宋理宗时拜中书右丞相,封许国公,娶赵氏夫人生三子:雄、贤、用。大用于宋淳佑年间,任黄州教授,元初解组,迁南康府建昌黄田畈,娶戴氏,生子三:轸、輗、軏。輗娶范氏,生子三:如龙、应龙、攀龙,应龙为翰林学士,葬黄田宅后飞雁捉兔形,娶吴氏,生子五、才、荣、礼、容、恭;仲恭葬马嘶洞,娶夏氏,生子二:世正、世章。世章葬何家冲屋后,娶胡氏、龙氏、赵氏,俱葬董家窝,生子七:明、能、泰、宪、青、斌、贤。宪与弟青宦游麻城,遂留家于黄土坎焉,娶孔氏,俱葬黄土坎,眠犬形,生子一司孟。孟娶倪氏、赵氏生子二:曰宗、全,胜宗乃迁冶邑,吾庄之始祖,源远流长,本固枝茂。我祖崇公積德累仁,以致螽斯蛰蛰,世世子孙能其能忘也耶!茲当宗谱告竣,升也愧不能文,谨将支裔巅末尾书,愚衷付之梨枣。俾后之绅士宿儒,端人正士展图而观,则曰:某某支固有本者也,流而不竭,浩乎!其同归也哉,是为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