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鳏夫是什么意思(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人物传记中的高频词总结)
官职,孔雀东南飞,宋史鳏夫是什么意思(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人物传记中的高频词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1、诣yì
①<动>到……去;前往。《<指南录>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促织》:“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②<动>拜访。《赤壁之战》:“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42、谒yè
①<动>告诉。《战国策·秦策一》:“臣请谒其故。”
②<动>请求。《荆轲刺秦王》:“臣愿得谒之。”
③<动>拜见。《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名>名贴。《史记·郦食其传》:“使者惧而失谒,跑拾谒。”
【谒刺】名帖;名片。
【谒告】告假;请假。
【谒舍】客栈。
【谒者】负责接待通报的人。
43、鬻yù
①<动>卖。《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②<动>买。《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zhōu
<名>粥;稀饭。《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饭鬻餬口,并日而食。”
44、适shì
①<动>到……去。《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动>出嫁;嫁。《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③<动>适应;顺从。《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④<动>适宜;舒适。《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⑤<动>享受。《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⑥<副>恰好。《雁荡山》:“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⑦<副>适才;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zhé
<动>通“谪”。谴责;惩罚。《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dí
<名>通“嫡”。正妻所生长子,正妻。《左传·文公十八年》:“仲为不道,杀适立庶。”
【适意】适合心意;顺心。
45、虞yú
①<动>预料;意料。《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公之涉吾地也。”
②<动>准备。《谋攻》:“以虞待不虞者胜。”
③<动>担心。《中山狼传》:“前虞拔胡,后恐疐尾。”
④<动>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名>远古朝代名。在夏之前,君主是舜。
【虞人】古代掌管山林苑囿的官吏。
46、用yòng
①<动>使用。《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
②<动>任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③<动>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动>需要,多用于否定。《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
⑤<名>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⑥<名>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
⑦<名>用处;作用。《赵威后问齐使》:“此率民出于无用者,何至今不杀乎。”
⑧<介>根据;凭。《陌上桑》:“何用识夫婿。”
⑨<介>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⑩<介>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用事】⒈行事。旧时多指祭祀之事。⒉掌权;管事。⒊引用典故。
【用武】⒈使用武力。⒉施展才能。
47、晏yàn
①<形>晴朗。《汉书·扬雄传》:“于是天清日晏。”
②<形>安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驾】古时对帝王死亡的委婉说法。
【晏晏】和悦的样子。
48、振zhèn
①<动>举;举起。《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动>抖动。《屈原列传》:“新浴者必振衣。”
③<动>奋起;振作。《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振。”
④<动>整顿。《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动>通“赈”,救济。《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⑥<动>通“震”,震动。《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⑦<形>通“震”,惊恐。《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振恐。”
⑧<动>通“震”,威吓。《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
49、辄zhé
①<副>表示多次重复。“总是”、“往往”的意思。《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造次辄尽,期在必醉。”
②<副>表示后面的行为是在前一行为之后紧接着发生的,根据文意可译为“马上”、“于是”、“就”。《促织》:“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50、赈zhèn
①<动>救济。《后汉书·伏湛传》:“悉分奉禄以赈乡里。”
②<形>富裕。何晏《景福殿赋》:“富赈山丘。”
51、宥yòu
①<动>宽容;饶恕。《韩非子·爱臣》:“不赦死,不宥刑。”
②<动>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
③<名>通“右”。《荀子·宥坐》:“宥坐之器。”
④<形>通“囿”,局限。《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
【宥贷】宽恕罪过。
【宥善】宽恕过失,使之为黑。
【宥图】打算赦免。
高考高频字词总结(二)
一、常用高频字词
1、孥
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妻~。~稚(指儿童)。~戮(诛及妻子、儿女)。
2、简
选择,选拔。例: 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3、苏息
死而复生。例:咸获苏息。
4、曩nǎng
以往,从前,过去的:~日。~年。~时。~者(从前)。~昔。
5、爇ruò
烧:“荣王宫火,延燔三馆,焚~殆遍。”
6、抑
A 压,压制:~制。~止。压~。~强扶弱。~扬(a.音调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贬)。
B 忧闷:~郁。~塞(sè)。
C 文言连词(a.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或”;b.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则多矣,~君似鼠”)。
7、沮 jǔ
A阻止:~遏。
B坏,败坏:力竭功~。 例:沮我军势。
8、按
A依照:~照。~理。~例。~说。
B考查,研求:~验(审查验证)。~察(稽查审察)。例:按诛五人
9、署
暂代。暂代:~理。兼~。
10、权
姑且;暂且。如: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11、趣、趋
A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B通“促”,催促。
12、课
督促、考核:劝课农桑
13、次
A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例: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B住宿,停留(用于个人)。例:次北固山下
14、矫
假托,假传:~命。~诏。~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15、输
缴纳(贡品或赋税): 家田输税尽。
16、狱
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17、脱
A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B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例:日垂青盼,脱不一至,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聊斋志异·书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