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寸照片是多大尺寸(失业后的教培人,转型带孩子玩剧本杀)
剧本,儿童,孩子5寸照片是多大尺寸(失业后的教培人,转型带孩子玩剧本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本来,儿童剧本杀只是被北京这些家长与小朋友们“内部”知晓的。
前段时间,一场乌龙事件打破了这种平和。一家因为涉疫而出圈的儿童剧本杀店,被外界谣传说是“变相培训”。因为这事儿,儿童剧本杀红了。
一系列反应都随之发生。
在小红书上,一些儿童剧本杀的“生意经”接连浮出水面,说这一行多么赚钱,比如“2022年千元创业”、“3个月带来150W ”、“3天营收2.8W”……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儿童剧本杀”,也会出现670个结果,是3142个“剧本杀”的1/5。
于是,作为北京首家儿童剧本杀店,蔚芽儿童剧本杀乐园店长廖恪,接到了大批想要入局这一赛道的从业者的来电,“这行业挣钱吗?”“这行业以后发展如何?”
不止如此,还有一批自称是“业内人士”,频繁打电话向廖恪求证:“你这到底是不是教培啊?”
“我们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被外界传成教培了?”廖恪的店开在了北京东四环上的百子湾,2021年6月开始的试营业,迎来的玩家都是3-14岁的10后。初创团队倒确实都是干儿童教培的,此前因为意识到教培行业的变化,公司挑出来4个人专门研发过让孩子们玩起来的剧本,因为双减,廖恪干了5、6年的英语教育公司关停后,有资源、有本子、有团队,他们顺势就转型做起了儿童剧本杀。
儿童剧本杀到底是怎么个玩法?真的一点都不含教培量?「后浪研究所」在10月底的一个周日去蔚芽儿童剧本杀乐园“围观”了一下午。
整个游戏流程与其他剧本杀无异。从开始前的暖场游戏,到角色分配,到换装,到读本,到找线索,到推理,一应俱全。不同的是,角色分配是通过“手心手背”游戏的输赢来决定的,换装换的尺码都是xxs的,读本是像读课文那样富有感情色彩的,找线索与推理的过程,也是充满乌龙与喧哗的……
这天来的这4位小学生,玩的剧本叫《黑黑的世界》,2男2女分别代表不同精灵族,一起给大精灵族长(即DM)过生日。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在未来1小时的任务是,找到拿走“精灵之心”的精灵族代表。
一个名叫Sophia的9岁女孩,这之前,从来没玩过剧本杀,在网上得知北京竟然有这样的儿童娱乐,妈妈带着Sophia来体验一下。她还以为剧本杀和自己之前在家楼下玩的《三国杀》纸牌游戏相差无异。“一个人是一个角色,可以把角色说出来,然后互相打牌。”
结束后,虽然Sophia最终并没有找到拿走“精灵之心”的精灵族代表,她还是不假思索地跟妈妈反馈说:“好玩。不怎么难,仔细想想它给的线索就可以了。”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玩的开心。”廖恪说,还在内测时,他们一度也沉浸于“特别希望孩子一定要学会点什么,要不然都觉得亏得慌”的教培思维,不过很快,他们就扭转了思路,少介入干预,就让孩子们“干干净净地玩”。
教培人转型剧本杀都会经历什么?儿童剧本杀是怎么一波三折火起来的?都有哪些门道?会按照成人剧本杀的态势发展吗?
这些,我们都问了问廖恪。以下是他的回应。
儿童剧本杀,火了我也没想过儿童剧本杀会这么受欢迎。
之前北京没疫情的时候(去年10月到今年年初),我们一天能排个6、7场,每次都能满编,那家伙,人可多了。有的小孩周中放学早,家长就会开车给他们送来,有朝阳的,有东城的,甚至是从燕郊来的。
大部分都是家长在大众点评上看到别人的反馈,就把孩子送来的;也有一些玩过的小朋友,会在学校里边说“这太好玩了”,然后也会带来一波小客户,老带新现象特别普遍。
这是近期在小朋友中新流行的一种社交娱乐。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在这里收获新的朋友,也为10后社交圈里添了新的谈资。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剧本杀的过程中,也是他们解放双手,放空自己的好时机,何乐而不为?
我们老客户的比例大概在24%-36%之间,剧本通刷率在16%-20%。比如有的小孩因为之前没抽到自己想要的角色,就老想再玩。还有觉得一个本好玩,就想通刷的。
可能在你们的感知里,儿童剧本杀是最近才火的。因为东城区那家儿童桌游店的流调,引起了一些讨论,但这已经是第三波热度了。
去年6月,熊猫传媒的申晨老师说他在研究儿童剧本杀,这一行业就被小范围地关注到了。
那时候我们店还在试营业呢,就开始陆续收到全国的咨询电话。有想投资的,问我这事儿是怎么干的;也有想创作的,来问这本儿怎么写的,是用什么逻辑写的。
一开始,他们问啥我们就回答啥。纯粹是热心肠,就像你问我说,今儿这猪蹄儿好吃吗?我说挺好吃的。为啥好吃?听说他们家放料了。一个意思。
后来我发现,这些之前说想和我合作的,或者是想在我旁边开店的,最终都改成卖剧本的了。我就有种被骗的感觉,他们再问啥,我们就不再分享了。
来蔚芽儿童剧本杀乐园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图源受访者
第二波热度是去年的10月到今年2月,突然爆火,都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时候店里忙都忙不过来,预约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甚至小红书上都陆续出现了一些“听说儿童剧本杀火了”的自媒体。还有一些文案连我们品牌都不带改的,比如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儿童剧本杀到底粉了几大类”,就有人照搬我们的分享,在网上发通稿。
但我们也没管,一方面是管不过来,我们做好自己就完了;另一方面是这行业只有我们自己也玩不动,多来点从业者,干得好的人多了,我也开心。他要是愿意带着我一起玩,那更好了,我没意见。
之前,我们特别想把品牌打造成儿童网红,还花了不少冤枉钱去推动宣传,结果因为这第三波热度,各种采访,明的、暗的,到今天我接待了差不多30多个记者了。我才意识到,儿童剧本杀这一行业,算是刚刚起步。
我刚接着一电话,他问我这行业能挣钱吗,这行业以后发展如何,还有对孩子有没有教育意义。
你说你做生意,没事儿去琢磨它有没有教育意义干什么?比如你加工一养生汤,你会问这营养成分能不能有益于身高啊,能不能调理肠胃吗?顶多问一天能产多少,一个月能挣多少,就这两个事儿。
现在我们有点太被动了。人家桌游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被外界传成教培了?
让开酒吧的人来干儿童剧本杀,那也不现实我们的团队的初创人员,确实之前都是干教培的,有策划活动的,有研究教案的,也有做市场的。
我很早就接触教培了。2011年,我有一朋友在做成人培训,说是外企福利待遇好,在他的推荐下,我就去了。
偶然间,我就转到儿童教培了。因为觉得教育行业没那么多事儿,而且小孩嘛,都挺好玩、挺逗的。
2015年,我们创办了一家公司,虽说是儿童教育,但更像是life club生活俱乐部(一种创新英语教学方法),让外教用英语带着孩子们玩,让孩子们在英语的环境下,去野生动物园、汽车博物馆,去玩马术、橄榄球、高尔夫。
上一篇:麻花团队(是效仿某团斗笑社,还是跑男套路,分羹综艺圈麻花团队没啥看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