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十八阿哥(康熙皇十五子胤禑,娶了废太子妃的妹妹,为什么被雍正派去守陵?)
雍正,实录,康熙十八阿哥(康熙皇十五子胤禑,娶了废太子妃的妹妹,为什么被雍正派去守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胤禑已有34(虚)岁。
又谕。十五阿哥允禑,封为贝勒,著在陵上居住。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四十四》
雍正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派胤禑去景陵,是为了让他接老十四胤禵的班。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初二,康熙皇帝的梓宫被送到景陵之后,雍正就下令,让老十四胤禵留下尽孝心。
再,贝子允禵,著留陵寝附近汤泉居住,俾得于大祀之日,行礼尽心。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六》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初十,雍正皇帝提出,要以其“兄弟1人、子侄2人”,代替他,去景陵“居守山陵”。身为雍正皇帝同胞弟弟的胤禵,就被雍正长期留在那里守护陵寝。
但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初二,雍正皇帝说胤禵在景陵附近居住的这些年,并没有好好反省,甚至还有个叫蔡怀玺的人,跑去胤禵住的地方,将写有“二七变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母为太后”等语句的黄纸,丢进胤禵的院子内。胤禵虽然有派下属,将蔡怀玺写的那张纸,交给了马兰镇总兵衙门,但他却私自裁掉了部分内容,还故意不将这件事情,主动上报给雍正。但胤禵的一举一动,都是有人监视的,自然瞒不过雍正。于是,胤禵被诏回了京、禁锢在寿皇殿附近。胤禵的次子(嫡子)弘明,也一起被幽禁。
前令允禵在马兰峪居住,原欲其瞻仰景陵,感发天良,痛改前非,洗心涤虑。而允禵并不醒悟悛改,蔽锢日深,奸民蔡怀玺,又构造大逆之言,冀行蛊惑,则马兰峪亦不可令其居住,著满都护、常明、来文,驰驿前往,将允禵撤回。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四十四》
《八旗通志初集》中有记载,胤禑“身体素羸,善病”。
按照常人的理解,既然胤禑如此瘦弱,那身为哥哥的雍正,应该让他留在京城,好好调养身体才对。
但貌似在雍正的认知里,去景陵那一带居住,就等于是去疗养了。
例如,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初二,已是79(虚)岁高龄的大学士萧永藻,就被雍正派去马兰峪,负责守护景陵。与萧永藻一同前往的官员,还有尚书、刑部侍郎、正副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等人。
命大学士萧永藻、尚书凯音布、陈元龙、刑部右侍郎周道新、原任侍郎穆尔泰、都统马三奇、石文英、副都统胡必图、谈巴、领侍卫内大臣宗室敬恒、散秩大臣伍格、巴渣尔、内务府总管董殿邦等,往马兰峪,护视陵寝。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二》
雍正皇帝后来有解释说,他之所以让70多岁的萧永藻,去负责陵寝事务,还是考虑到,萧永藻除了“向来操守甚好”之外,就没有什么大的优点了,而且在康熙朝的时候,“并无实心效力之处”。雍正认为守陵的地方,是个“闲散之地”,工作不复杂,萧永藻正好可以在那里 “颐养暮年”。
萧永藻向来操守甚好,伊恃其操守,骄矜偏执,诸事任意,在圣祖仁皇帝时,并无实心效力之处。及朕即位,因其年逾七旬,为旧日大臣,加恩优待。念景陵事务,关系重大,特命伊一切总理,且令伊得就闲散之地,以颐养暮年,正所以善全之也。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六十三》
不过,雍正五年(1727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雍正借着处理广善越级请安、萧永藻又没有及时制止这件事,说萧永藻对于被派去景陵,一直心怀怨恨,故意不好好工作,要么处处推卸责任,要么就是徇私包庇,还在胤禑行礼的时候,故意“不行齐集”。萧永藻被雍正革了职。但雍正并没有让萧永藻离开,而是要他继续留在陵寝那边。
贝勒允禑,到陵行礼,而伊不行齐集。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六十三》
雍正处置萧永藻,倒并不完全是为了要替胤禑出气。从雍正的谕旨中可以看出,萧永藻真正惹恼雍正的地方,是他处处讨好老十四胤禵,却藐视雍正这个皇帝。
03其余如请安来京,不候旨即去,似此疎慢之罪甚多,不可悉数,惟知阿䛕允禵,以长其傲慢狂肆之罪。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六十三》
胤禑被派去景陵3年多后,在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十八日,由贝勒,升格为郡王。
贝勒允禑,为多罗愉郡王。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九十一》
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貌似胤禑也没干什么,当然,也没有大臣弹劾胤禑有什么不当的行为。
胤禑被封为愉郡王7个多月后,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十二日,雍正就让胤禑,参与总理三陵内外事务。
丁未。命愉郡王允禑、辅国公法尔善、同散秩大臣伍格,总理三陵事务。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九十九》
可惜的是,胤禑当上这郡王还不满1年,就在雍正九年(1731年)二月初一,病逝了,只有39(虚)岁。胤禑去世第二天,雍正皇帝就下令,为其辍朝2天,给他造坟立碑,并且赐谥号为“恪”。
多罗愉郡王允禑薨,辍朝二日,赐祭二次,造坟立碑。谥曰恪。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胤禑去世的时候,他的母亲密妃还在世,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初五,胤禑才只有8(虚)岁的第3子弘庆,袭爵为愉郡王。
封故愉郡王允禑子弘庆,为多罗愉郡王。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一百七》
虽然说胤禑的身体很弱,但他一生共有5子5女,其中4子4女,都是他的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的女儿)给他生的。
胤禑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只为胤禑生了一个女儿,且这个嫡女还未成年,就早夭了。
或许因为胤禑向来体质弱,他的5个儿子中,只有2个儿子活到了成年: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十七日的第3子弘庆(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以及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初七的第4子弘富(侧福晋杜氏所生)。
雍正皇帝驾崩之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三十日,乾隆皇帝下旨,让在京为雍正成服的弘庆与其母,不用再回到陵寝那里了,就在京城住着,也好让弘庆可以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这年,弘庆12(虚)岁。
从这里可以看出,胤禑在雍正九年(1731年)去世之后,他的一家子人,还继续住在景陵那边。
上一篇:河南警察学院地址(河南省高校(三十七)河南警察学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