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寒松(何似寒松留劲节: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纪念特展)
艺术,自然,深圳寒松(何似寒松留劲节: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纪念特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历代画家在花鸟画中创作了一个个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中国人寄托于大自然的情怀与趣味。“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花鸟篇”秉承“梳理藏品、挖掘藏品,为新馆开展做筹备工作”的理念,挖掘展出馆藏历代花鸟画中不为观众熟悉的佳作。此次展览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精品47件套(实物128件),包括元代佚名《金盆浴鸽图》、明代陈淳《花觚牡丹图》、清代朱耷《杂画册》等,以及明清时期在花鸟画领域较为著名的王榖祥、周之冕、恽寿平、蒋廷锡、居巢、居廉、任薰、任颐等画家的作品。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鸟虫鱼兽,第二部分为草木花卉,以展厅一二楼为分界,一动一静,以此给观众们带来不同的花鸟画观赏体验。
据介绍,元代佚名的《金盆浴鸽图》是本次展览展出的年代最早的花鸟画作品,它属于沿袭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风的作品,风格工丽细密,十一只鸽子毛色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或展翅飞来,或立于盆壁舒翅饮啄,或停于盆周剔爪梳翎,形象生动准确,画中右侧还有一株华丽绽放的牡丹,画面生动而富丽。《金盆浴鸽图》的创作年代久远,材质又为绢本设色,保存难度极大。为更好地保存这件珍贵的文物,院方将采取限时展出的方式,展出时间只有两周。
繁花似锦——江衡十二生肖跨界艺术展
展期:4月30日-5月30日
地点:海珠湖十香苑 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湖内(地铁大塘站)
十二生肖的意义体现在每个人的生命起始和生命过程,十二花神则是根据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被赋予了人格化美好意义的传统社会风俗符号。江衡笔下的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卉表达。江衡试图以工笔重彩的技法去包容审美的当代性和传统性。每个人格化的生肖和花神都代表了不同的自己,它们生动演绎了人类生死过程的喜怒哀乐。花开花落,天人轮回,中国圣哲们提倡”反己之学“,强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生命的超越。中国式审美并不只是在意一般的官能审美体验,而是追求超越一般意义的悲喜,获得深层次的心理安慰。
瓷彩风华——陈仰忠、陈坚的传承故事
展期:4月28日-7月24日
地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
陈仰忠与陈坚,他们既是父子,亦是师生,是工艺美术世家的传人。陈仰忠得家学滋养,他创作丰富,多次获得国内外陶瓷艺术评选奖项。他的作品吸收潮州传统技艺的精华,凝聚了中国书画的古典意境,在松鹤、牡丹、孔雀等传统潮彩题材上画出新的神韵,自成一家;并在巨型瓷板画、瓷器的绘制及纹片釉的瓷板画运用等方面屡有创新。此外,他积极培养人才,为潮州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坚自幼受其父陈仰忠的严格指导,继承潮彩技艺,屡获重要奖项,并积极宣传潮彩文化。其作品融合家学传统和现代彩瓷技法,从构图、用色各方面进行创新,多以岭南景色、花鸟为题材,主体图案抛却传统潮彩的繁复浓厚,选用明亮色彩,风格清丽细腻,显得更为年轻、时尚,别具当代审美意趣。
自然非然 Artificial Nature
展期:5月1日 -7月15日 10:00-17:00,逢周一闭馆
地点:后山当代艺术中心 广州市天河区智慧城高科路28号
“道法自然”取自于《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自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Nature),而是一种绵延的动态,即“自然而然”,它对应到以道为中心演生的世界观。19世纪末,从西方传入的世界观,确立了作为主体的人和客体化的自然(Nature)之间的对立——自然成为了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自然不再“而然”,而是“非然”,在不断改造之下,自然也变得更人工化了。今天的艺术家们正好面对着这一新旧世界观转型的过渡,即从人类中心转向数据中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依然生活在多种对自然的想象之中,传统道的自然、众神的自然、人工的自然、数据的自然……即在多元自然的交汇和竞争之中。参与本次展览的九位艺术家,他们以“自然”为主题,通过艺术创作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和表达这个多元的“自然”。他们的作品同时映射出了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艺术家们在自我、自然和数据之间,在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想象之间来回穿梭,经受着时代断裂和杂交所带来的阵痛和狂喜。
MLT青年艺术策展人支持计划第二季
刘婷×黄逸哲×杜灼莹:XX-关于女性与她的觉知
展期:4月25日-7月25日
地点:美联体医美艺术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红船港创意园
“X”从图式上来说是两条交错的线条,分享着一个交点。它的交点尝试去寻找可能存在的共性。尽管它可能只是一个点,但是足以让两线彼此依偎,成为继续前行的动力。“XX”两组交错的平行线,它们同时也指向不同的方向,如同每一组差异的个体和群体。尊重、珍惜彼此的不同,这是一次求同存异的展览。本次展览通过三位艺术家的艺术分享,进入到她们的觉知于体验,从这个基点寻找“女性觉知”的共识。刘婷在情绪饱满的表达里,去接近绝对的力量,在一次次的必然中与唯一的偶然相遇;黄逸哲以看似静止的抽象空间,表达一切存在的相对静止和永恒运动;杜灼莹借助视觉中的光色,追寻生命的成因和生长的韧性。
————深圳————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地点:(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与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在长期的艺术活动和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其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正如毛泽东所赞誉“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而众多中国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她的绘画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展览包括七个单元:“何似寒梅留劲节——何香凝艺术及研究文献展”“我们的事业:二十五年以来的机构、事件及人物”“多维度空间:关于公共空间及艺术的研讨”“作为学术研究的策划”“万川入海:海外华人的艺术、生存”“作为知识输出的空间”“面向未来的视野:特色立馆、学术先行”。共展出各类作品106件,及众多艺术文献。其中1—3厅“何似寒松留劲节”展出何香凝画作35件,以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50周年。
幸福图景——深圳美术馆典藏美术作品展
地点:深圳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于1976年建馆,是深圳市最早的艺术展览机构。深圳美术馆也从最开始仅具有单一展览功能的“深圳展览馆”,逐步发展为集展示、收藏、研究、推广、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美术馆。多年来,深圳美术馆结合“关注当代艺术、关注本土艺术”的学术定位,逐渐形成以名家经典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深圳本土艺术为龙头的收藏特色,积累了8000余件珍贵藏品,并立足藏品研究策划了系列学术性展览。本次展览从馆藏精品中精选了80多件作品展出,并按美术类别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四个展区,各展出20余幅典藏名家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