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科技电子产品(中国领先欧美的41项硬核科技盘点,包含新一代永磁电机技术)
中国,美国,技术高科技电子产品(中国领先欧美的41项硬核科技盘点,包含新一代永磁电机技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的测序仪的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试剂耗材则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尤其是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国家,基因测序仪设备依然需要进口。
十七、特高压电网中国在特高压输电之高端制造领域领先世界,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水平,我国不仅仅是特高压输电大国,更是连欧美发达国家都承认的强国。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压技术的国家,中国特高压技术标准也是全球唯一的技术标准。
中国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主导制定国际标准39项,标准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3月,中国提交并立项的ISO/IEC标准接近600项,主导编制39项国际标准。中国主导制定的特高压、新能源接入等国际标准成为全球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要规范。
输电电压一般分为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通常指35—220千伏的电压,超高压则指330千伏及以上、1000千伏以下的电压,而特高压则是10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具体而言,特高压输电技术又分为特高压交流输电(不小于1000千伏)和特高压直流输电(不小于±800千伏),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以其更适合长距离点对点输电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前沿技术。
十八、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是口径达到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也是性能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主要用于寻找暗物质、暗能量和收集宇宙中的各种信号。
FAST可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其应用价值可以是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为国家安全服务; FAS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地面观测;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即使是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中国“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还可能发现高红移的巨脉泽星系,实现银河系外第一个甲醇超脉泽的观测突破;用于搜寻识别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寻找地外文明等。全世界已有多达十多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来到中国,希望能够参与到FAST的科研项目中。
十九、非线性光学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对于激光强电场显示二次以上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高新技术和军事技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直接影响激光技术的发展进程。1990年,中国材料学界的泰斗陈创天院士研究组研发出全球第一块KBBF晶体,KBBF成为控制激光武器的“命门”
KBBF晶体,是唯一一种能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深紫外激光由于其波长短、加工精度高,在半导体光刻、激光光电子能谱和激光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据资料显示,KBBF晶体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太空激光武器的研发中,不能缺少的关键材料,它同时也可以用于测量固体电子能、应用于光电子能谱仪、超导技术、以及新兴的前沿科学技术领域。
起初中国曾经向全世界开放KBBF晶体,但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实在是太重要,在2009年中国停止对外出口,从而导致美国在此领域停滞不前。尽管美国人经数年研究,美国先进光学晶体公司曾经宣布,他们用15年的时间最终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KBBF晶体,而中国在2015年就成功研发出更加先进的LSBC晶体,再次领先美国。
二十、“启明星2号”及热核聚变中国在2016年底成功进行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2号”的首次临界试验,试验显示,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核废料的放射性危害,而且还能将核燃料的利用率提升到95%,让核能源变成真正清洁、安全可持续性的战略能源。
装置是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实现首次临界。这标志着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究完成又一个重大节点,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嬗变系统,可以使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为短寿命低放核废料,同时减小体积,对于解决“核废料安全处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尚未有ADS嬗变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先例,该装置将为ADS嬗变系统工程化研究提供关键实验数据。
该装置是ADS研发第二阶段的重要成果。此前,零功率装置“启明星I号”在国家973项目支持下,于2005年7月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并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ADS试验研究的基准装置。《中国科技报》之前的文章,谈及ADS嬗变系统研制,称“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ADS嬗变系统是一个比‘两弹一星’还要难的项目,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学习借鉴”。可见这一系统的研制难度之高。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选择地下深埋方式处理核废料。比如美国在尤卡山建立的储藏库,耗费300亿美元,将核废料埋藏在但地表下数百米的岩层中。这些设施从选址到运行需耗费数十年,而且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而相应的,ADS嬗变系统,则是使用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流来轰击核废料,使之发生嬗变反应,变为半衰期较短的核废物,可以大大降低放射性废物的储量和毒性;而在这个过程中,ADS的次临界反应堆还可以发电,等于将核废料变成了可以用于发电的核燃料,且发电后产生的废料可以相对安全的处理。中国则是世界上首个开展ADS系统大工程项目研制的国家。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核废料运输容器样机已通过验收,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核废料处理与运输难题。
美国曾经为处理核废料不惜斥资6400亿元人民币建造一巨型的存放核废料基地,但截止2015年,基地内核废料的存储量高达75%,意味着要不了多久,其基地存储量将达到饱和。
二十一、燃煤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曾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高翔团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NOX、PM、SO2、Hg、SO3等多污染物高效脱除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研发高效率、高可靠、高适应、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
这个技术解决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难题,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成果特点:
1)发明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研发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新工艺,实现燃煤机组主要烟气污染物排放优于天然气发电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引领我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工作;
2)发明多功能脱硝催化剂配方、催化剂制备及催化剂再生改性等系列技术,解决了燃煤机组高效脱硝难题;
3)发明细颗粒物高效脱除技术,解决了颗粒物的超低排放难题。
高翔和项目团队的重大贡献:创造了一套超低排放系统,燃煤烟气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就能在其中通过,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汞、三氧化硫等多种污染物会被过滤掉,从而彻底实现超低排放。
上一篇:高科技电子产品(三款数码产品,给你想不到的高科技享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