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多种抗旱措施齐用 科技让黄土高原告别靠天吃饭)
旱地,谷子,农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多种抗旱措施齐用 科技让黄土高原告别靠天吃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中秋节后,整个长治的380多万亩秋粮,开始逐渐进入收获季,到10月,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旱作区,就可颗粒归仓。52岁的靳水泉,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王公庄村位于山西长治屯留区,黄土高原的东南部,是一片小丘陵地带,地势较平,秋收比山地稍早一点儿。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多,但靳水泉他们采用了多种抗旱措施,再加上下半年雨水丰沛,这里的玉米、大豆长势不错,玉米亩产可以达到1600斤到1700斤,“算得上是一个丰年。”靳水泉说。
9月18日,山西长治屯留区王公庄村,今年靳水泉家的玉米,亩产大约为1700-1800斤。受访者供图
机械化种地,年轻人不用回乡秋收了
靳水泉出生于王公庄村,从小就在村里种地,长大后也没有外出打工,而是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从过去的小农户,转型为现代化新农民,新型的经营主体。
靳水泉自己种着四百多亩地,同时,他的合作社还托管着王公庄村的七千多亩地,以及附近五六个村的两万多亩地。
“这两万多亩地,我们全程管理,从选种子,到耕地播种,一直到收获,都是我们在管,全程机械化,托管的人啥都不用管,最后收粮食就成,如果不想把粮食拉到家里,还可以在地头卖掉,直接收钱。”靳水泉说。
在屯留区,王公庄村海拔较低,周边的庄稼成熟最早,入秋之后,玉米就逐渐进入成熟期,到中秋前后即可收获,和人们印象中的热闹与繁忙不同,全程机械化的秋收,几乎不需要什么人力,前后一周时间,靳水泉的合作社托管的两万多亩玉米,就收获完毕。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秋收已经结束了。
9月18日,山西长治屯留区王公庄村,靳水泉的玉米丰收。受访者供图
“其实也用不着回来秋收。”靳水泉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除了少数中秋假期回家的,大部分都没回来,“回来的也不用下地干活儿,机器都干完了。”
对靳水泉来说,秋收时节,一家老小齐上阵、田野里人来人往的景象,已经是多年前的记忆了。同样成为记忆的,还有那些靠天吃饭、丰歉不由人的历史,尽管仍然是旱地,但在这片黄土高原上,人们耕种、收获的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保湿保墒,抵抗干旱和高温,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稳产。”
靳水泉告诉记者,黄土高原上的农业,不只是机械替代了人力,随着旱地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前那种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且还不稳定的情况,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
纵览中国旱地,占全部耕地一半
在农业生产中,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生产的农业,被称为旱作农业。在全球,旱作农业面积占全部农耕面积的81%。
而旱地农业,则是旱作农业中最艰难的部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解释,“在旱作农业中,降水量入不敷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叫做旱地农业。”
在中国,旱作农业占全部农业生产面积的49%。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的北方地区,这些地方,恰好是降水入不敷出的区域,是典型的旱地农业区域,“旱地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它提供了全国43%的粮食、75%以上的牛羊肉、60%的温带水果,同时也聚集了70%以上的生态脆弱区。”梅旭荣说。
位于黄土高原的屯留区,正处在这个区域中。由于降水量不足,过去数千年中,都只能靠天吃饭,靳水泉还记得小时候种地的情景,那时候耕种全靠人力畜力,但牲畜严重缺乏,“一个生产队就两三头牲口,基本上靠人种地,特别辛苦。更重要的是,产量也很低,玉米亩产能有七八百斤,就是难得的丰年。有时候遇上大旱,一家人辛苦一年,可能就打三四百斤粮食。”
在海拔更高的山地上,这样的情景更加常见,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十里坡村的韩登科,如今种着130多亩谷子,十里坡是真正的高原山地,历来以种植抗旱能力更强的杂粮为主。韩登科告诉记者,以前他小时候,谷子的产量特别低,正常年份可以达到一二百斤,遇上干旱,可能颗粒无收。但如今,当地种植的谷子,产量翻了一番,可以达到六七百斤,他种植的一种优质绿色谷子,只用羊粪,每年的亩产也能稳定在三四百斤。
四十年攻坚,旱地农技的发展历程
旱地占全部耕地的一半,保障旱地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梅旭荣告诉记者,我国的旱地农业技术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六五”计划时期,我国对整个北方旱农区的资源禀赋做了摸底,并做了类型区分,到“七五”计划时期,则开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升的工作,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九五”时期,也就是上世纪末,改造提升的中低产田包括当时的三江平原、黄淮海、南方旱区、黄土高原和北方旱区等。
三十多年前,梅旭荣就开始在山西等地进行旱地农业的研究。靳水泉所在的屯留区,也是最早研发和推广旱地农业技术的地区之一。1986年,“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1988年,第一项旱地农业技术——秸秆还田覆盖技术投入使用,最早的推广地就在屯留区。
靳水泉也是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应用的农业技术一下子多了起来,包括秸秆覆盖还田、深耕深翻等,此后的数十年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农田中。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同样的地,产量完全不同了”。
事实上,仅秸秆覆盖还田一项,就具有保湿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风水侵蚀等作用,可以让玉米增产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盖一盖,增一百,盖不盖,差一百。”这是农民们总结出来的新农谚。
“中国的旱地农业技术发展经历了多次进步和转型。”梅旭荣说,今天的旱地农业,发生了很多变化,“第一,品种更好了,更多抗旱性更好的品种被培育出来,干旱条件下高产、稳产的性能更好了,这是几十年来进步最大的一方面。第二,技术更完善了,数十年中,我们把土壤有机质、化肥、土壤水分的关系摸清了,由此构建出更好的循环路径,建立起沟垄种植、覆盖、蓄水、节水等多个技术体系,提高旱地农业抗旱的能力,提高稳产丰产的能力。第三,机械化程度更高了,旱地农业机械化率的提升,使得深耕、深翻、保土保墒、培育土壤水库等方面的效率,远超过以往的人力畜力作业。第四,产业化水平更高,通过特色优质的旱地农产品,让农民的收益不断增长。”
从人力到机械,旱地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靳水泉经历了旱地农业变迁的全部历程,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产量很低,没有好的抗旱、密植品种,缺乏机械,也缺少保墒保水的技术。
“以前都是人工种,种的也是老品种,抗旱性不高,也不能密植。一亩地种1000株左右,一家人齐上阵,每个地方种好几个种子,长出来后还要人工间苗。”靳水泉说,“第一年种密植玉米的时候,用了条播机,种五六千株,但出苗后人们不敢留那么多,怕长不大,自己又去间苗,留下两千多株。实际上,当时的密植品种,要求达到四千四百株,就是因为不敢,所以把很多苗都拔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