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良牛乳(一片顺德牛乳,让曾想逃离的“牛乳妹”再次奋身将它做成网红)
牛乳,大娘,顺德大良牛乳(一片顺德牛乳,让曾想逃离的“牛乳妹”再次奋身将它做成网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牛乳,它的历史,相传从明朝开始。
如果当年有朋友圈,这片片甘醇的牛乳或许会成为一枚“网红”。
而几十年前,在金榜村一带做牛乳的人也没想到,当年排着队出口的牛乳,如今却日渐式微。
当我们都以为,故事在这里悄然结束时,顺德却出现了一家这样的牛乳店,不同于印象中的小作坊,它藏在山脚下,推开大门,里面别有洞天。在这里,你不仅能品尝到传统的顺德水牛奶甜品,还能看到牛乳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今,名为周大娘牛乳店的这家店,不仅成为本地网红,更是顺德旅游打卡的人气点。德食作为最早采访周大娘牛乳店的媒体,见证了这个小店的爆红,热潮的背后,“周大娘”又是怎么想的,未来的牛乳店,还会是我们印象中的小作坊吗?“顺德新食力”带你去聆听他们的故事。
戳视频丨周大娘牛乳的牛乳故事
周惠贞,大良人,从6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做牛乳,已经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做牛乳的了。一开始对于她来说,牛乳,是他们家里谋生的产品。
“从小就看着婆婆、妈妈,乃至一些亲戚,窝在一个小房间里,没日没夜地做这一片片的牛乳,做到驼背。”阿贞直言,利润微薄、耗费时间,这样制作牛乳,让她觉得很心酸,在她看来,这也是越来越少人愿意做牛乳的原因。
周惠贞曾有机会“逃离”这个行业,成为一名舞蹈教师无疑比埋头做牛乳有吸引力,但是,无意之中,看到关于金榜牛乳日渐萧条的宣传报道,想到妈妈的期盼,想到带小孩更方便,阿贞又再做起了牛乳。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自己的品牌,”在丈夫的鼓励下,阿贞对牛乳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不想再像婆婆、妈妈那一辈那样做牛乳”。
阿贞将自家在旧寨的牛棚拆了,改造成有小厅、有院落的店面,推开“周大娘牛乳”古朴的大门,镂空花砖屏风的左右,是装修得雅致的小厅,三五张小桌,木质的凳子,处处透出清雅气息。
往下走,是一个小院子,只有一张长的石桌,靠着一棵大树,墙身上绘画了金榜牛乳的历史,恬静而清新的环境,难以将其与过去做牛乳的小作坊联系起来。
前期装修投入不少,甚至把房子也拿去抵押了,刚开始试营业时,这么隐蔽偏僻的地方,客流也不多,顶着家人的不理解与偶尔的争吵,阿贞只能“顶硬上”,“越觉得不行,越要把它做好。”
“德食”算是最早一批对周大娘牛乳进行报道的媒体,媒体的关注和朋友圈口口相传的口碑,让周大娘牛乳“一夜爆红”。阿贞直言,没想到,一篇报道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其实一直想红,但希望是能做好准备之后红,不想好像一些‘网红店’那样,红着红着就不见了”。
▲小店的水牛奶甜品,非常受欢迎。阿贞说,都是用过去婆婆那一代的做法来做的,没想到那么受欢迎。
而这样的爆红,也让阿贞更有信心,希望能把牛乳一直做下去。
阿贞的店,做的不仅销售牛乳,在这里,你可以体验牛乳是怎样做出来的,可以品尝用水牛奶做的各式甜品,可以感受顺德最古朴的美食文化,甚至,坐在树下发发呆,也是美好的一件事,“我们更想让人来体验,牛乳诞生的过程,而不仅是把一瓶牛乳卖出去。”
▲宽敞的空间,让不少“老板”过来问要不要转让,“有人跟我说,改成做私房菜馆更赚钱啦,”阿贞笑着说,比起赚钱,自己更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吃吃甜品,体验做牛乳的乐趣。
来自顺德、禅城等等多个学校、幼儿园,就曾组织学生过来体验牛乳制作,品尝牛奶甜品,这样的传统手作小吃,让学生大呼惊喜。
▲有外国学生在体验制作牛乳时说,“我的家乡没有这个手艺,太神奇了,我要多做几个。”
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也曾到周大娘牛乳店体验。
除了吸引各方人士前来体验,阿贞还主动把牛乳带出去,“想唤起大家对牛乳行业的记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顺德牛乳的“辉煌时期”,那个时候,很多的水牛奶都被做成牛乳,出口至香港,许多侨胞就佐着这片牛乳,回味家乡的情怀。
后来,随着工业发展,这门手工艺也逐渐少人碰触,当年的金榜老街,也只剩五六户在坚持着,“真的不想看到这个行业就这样凋零下去。”
周大娘的牛乳模,都是找本地有经验的牛乳模匠人伟叔亲手制作。每一块,都凝聚了匠人心思。
“刚开店时有点迷茫,怎么做,都只是一个店,很想走出去,”后来,阿贞会主动参加展会,带着自家产品出去交流。
在去年11月的2017广东(佛山)创意城市博览会,阿贞团队造了个小船,“摇着船”来到了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现场展示牛乳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其中还不乏外国人。
2016年5月,香港美味栈过来周大娘牛乳店考察,这是一家主打优质酱料和健康美食的品牌店,这次来是希望引入牛乳产品。阿贞说,从原料、生产到最后成品的过程对方都非常仔细地了解,大概花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最后得到他们的认可,真的非常开心!”
去年12月,阿贞的牛乳产品参加了香港工展会,刚开始只准备了1000多瓶牛乳,没想到很快就卖完了,后来加单了三四千瓶,不到4天就卖完了,“大家都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连有香港“食神”之称的梁文韬也曾为大良牛乳站台。慢慢地,越来越多人重拾起这份旧日的味道。
牛乳是手工制品,每天制作的数量有限,做得不好的,阿贞会选择直接不要。美味栈对阿贞的牛乳非常认可,更支持他们在香港某大型超市上架,这让牛乳制作规模的问题凸显。
阿贞对这些牛乳品质要求非常严格,做得不好的,直接不要。“在牛乳半成型时要将醋完全压出来,这样的牛乳才能保存更久,如果醋排得不好,很容易会坏掉。”阿贞算了一笔数,店里现在每天大概有5个人做牛乳,平均每人每天能做3000片牛乳,一共15000片,每天几乎都能分销完,但如果要在超市上架,这个数量远远不够,“现在店里的阿姨都是后来才开始做的,流动性也大。”
▲长年累月做牛乳,阿贞的手布满了皱纹与老茧。
怎么突破?阿贞和丈夫选择在机器生产这里入手。事实上,很多年前,也曾有人研究用机器生产,当时工艺不成熟,很快就不了了之。2017年,阿贞找到了工程师,研发牛乳生产机。
用机器生产的话,一条生产线2秒可以做5片,人手的话可能需要七八秒一片。但机器生产,最难的就是解决脱模这个步骤。用人手做牛乳的话,要将牛奶倒入醋里,待半凝固状态时马上压出醋,用手轻轻一拈便能把整块牛乳片脱下。但用机器的话,这个脱模的过程暂时还没很好地解决,而且牛乳十秒以内不成型脱模就会变硬。
阿贞透露,现在这个牛乳机还在调试,当机器完成,还要建厂房,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阿贞对未来,充满信心。“香港有一位老太太,每次也特意找人回顺德买牛乳,是他们给我信心。”阿贞说,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就对不起这些客人的支持,她希望自己能做到行业标杆。
上一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翻译(白发皱纹明显,但58岁的她依然是传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