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表现手法的作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
象征,的是,抒情表现手法的作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和象征的含蓄隐晦相比,托物言志则会把“志”表现得显豁一些。它常常有提示语或双关语,使人产生联想,既而对其所要表述的“志向”恍然大悟。如《爱莲说》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反问、一感叹,分明表达了作者对时下众人爱慕富贵的鄙视和追求高尚脱俗的莲花精神的心愿。又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前两句写墨梅,后两句表面上虽也写墨梅,但“只留清气满乾坤”显然语义双关,带有“述志”的成分,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信念。
再次,象征和比喻比较接近。象征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换成比喻的形式来表达,如“山泉就像做官前和做官后表现截然不同的士人一样”“孤雁就像漂泊无依但仍努力追寻理想的诗人一样”,这些说法都是成立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宜宾职业学院(期待!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要搬啦,拟选址南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