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碧桂园 杨国强(碧桂园“高周转”的3个真相)
碧桂园,质量,集团碧桂园 杨国强(碧桂园“高周转”的3个真相)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现高周转要具备多个条件,一方面是保证充分的资金支撑,另一方面才是操盘速度。碧桂园在行业中的融资能力毋庸置疑,况且其打造的全产业链条极大地解放了其对杠杆的依赖。在操盘速度方面,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工作前置。
例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实施协同作战,整个团队要提前介入,压缩接棒时间。在产品设计环节,设计人员从项目有意向开始就提前介入,搜集资料并做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工作前置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在营销环节,不仅要保证产品适销对路,提高回款速度,还要在此环节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下一个周期打好基础。这些动作的核心就是干掉一切冗余。
碧桂园的周转能力正是建立在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上。在这次调研中,碧桂园发展研究部投资副总经理张蔚告诉《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碧桂园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和科学的决策体系,从最开始每个投资小分队去跟进某个地块开始,区域内部的评审就已经随之开始。一旦确定跟进某个地块,信息就会录入其内部系统,区域的横向部门包括设计、工程、运营、营销等,都会从各自的侧重点同步对此地块进行横向研判,包括选址、市场等各个方面,比如地质条件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等。
在横向部门进行研判形成意见后,区域内部会召开预审会,讨论项目的可行性、存在的风险和后续应该注意的问题,经过区域管理层和各个横向部门的专业评审之后,这个项目才会上报到集团。
随后,集团里专门负责对接该区域的人员会到现场考察地块,然后集团层面的各个部门再做一次评审。
也就是说,每个项目报到集团的时候,已经经过了严格审查,在集团再次考量之后,如果觉得可行,才会再上报到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由高层作出最终的决策。整个过程虽然时间很短,但每个项目都会经过多轮评审。
“根据我们之前的经验,每个类型的项目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评审体系,确保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全面的把控。”碧桂园负责投资决策的人士介绍。
碧桂园之所以能在拿地之后快速推进,是因为在上面提到的评审体系的基础上,还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极致的前置铺排,各个部门根据前期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来铺排工作,大大缩短了周期。
工程管理部是质量把控的重要部门。碧桂园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刘建军说,为了配合工作前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碧桂园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机制。比如,集团层面与区域公司围绕“28原则”展开高效协作,即80%的问题由项目和区域解决,20%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集团,并且确保24小时之内解决问题。为此,碧桂园开展了“带帽行动”、“拉群行动”,棘手问题可直接上报主席和总裁。
质量一直以来是碧桂园坚守的生命线,碧桂园全面推行着一系列措施方法,例如:
1.从源头上提升质量
(1)选择优秀的施工队;(2)大力推行新工艺,使用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3)在安全的前提下开放工地,倒逼管理,过程精品。
2.质量标准化
样板房与货量要对板,对齐图纸标准和集团标准。
3.根据质量风险的严重程度,建立质量管控三级预警机制
如已列入一级预警,一个月后整改未通过,动议撤换区域总裁。
4.工程质量“十条红线”
“十条红线”是针对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已交付项目维修记录所反映的高频问题,如结构安全、渗漏开裂、观感、成品破坏、一些安全漏洞等,根据行业共识所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警戒标准,具体分为结构安全、两防底线、过程管控、重点工艺控制四大类。
“十条红线”从2014年以来不断演变升级,涵盖了技术、原材料、工艺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例如交付前要提前一个月模拟验收,形成现场问题清单,责任分解到人,限期整改到位,用客户视角去检查,通过后才能交给客户;又如针对防水,必须做模拟试验等。
5.“精装八条”
分别是图纸深化、土建移交工作面、集中 定尺加工、交楼样板层、重点工艺控制、防范假冒伪劣材料、模拟验收、成品保护。
6.强制推行“四新”
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必须把应用“四新”作为提升质量的根本途径。25 层以上(含25层)楼栋必须使用铝模 全混凝土外墙,实现免抹灰,不采用铝模体系的必须使用成套钢支撑体系。
真相三:产业闭环,打造全链条的“生态雨林”系统
如果说房地产是一片单一的经济林,那么杨国强早在多年前就认识到,碧桂园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培育出广阔的生态雨林。
在行业中,碧桂园或许是唯一一家能够做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司,其以社区为切入点,从地产延伸到酒店、建筑、规划设计、物业、家装、绿化公司、长租城市,此外还拓展了教育、职业培训、文化创意、社区金融、产城融合、现代农业、机器人产业等一系列可以打造成产业闭环的业态。
产业闭环的好处在于,集团内部资源调配效率高,沟通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效率。难能可贵的是,碧桂园把整个“生态雨林”系统扎根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把精准扶贫作为其主业之一,形成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良性循环。
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有这么一句行话:“规划设计是龙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公司创立伊始,碧桂园就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同行难以企及的拥有超过6000人的“设计巨头”。由于设计量巨大,数十台高精度打印机一年365天都在不停地工作,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晒图室每天摆满了各种设计图纸。“
直到今天,杨国强主席仍亲自管理着设计院,并设立了设计师向主席汇报的制度,从画图、预算到买材料,很多时候他都亲力亲为,把关每张设计图纸。”黎加纯表示,杨国强对产品设计总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黄金十年”看开发,“房住不炒”看物业服务。“质量和物管是碧桂园的生命线,这句话并非空话。
从2017年开始,我们连续开展了品质管理年,更加注重产品及服务品质,琢磨工匠精神,碧桂园追求有品质的增长,而不是片面的规模增长。”碧桂园服务总经理李长江表示,碧桂园正在探索智慧社区建设,未来还将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衍生出健康饮食、文体健身、居家生活、房屋租售等各类特约物业服务,让物业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
“大时代的小叙事”传递出的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今年6月19日,碧桂园服务(6098.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物业第一股。很多人好奇站在杨国强身边一起敲锣的那位中年男子是谁?实际上他既不是什么大咖,更不是什么要员,而是在碧桂园勤勤恳恳做了二十多年的物业保安周炽荣。
善待员工,让他们与公司一起成长,是碧桂园物业的基本理念。公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物业公司的合同管理总面积已经扩大约3.654亿平方米,覆盖超过中国28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60多个城市。除了通过内生式增长扩充业务,碧桂园物业还对外拓展业务,其向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管理总面积,已从2015年底的770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底的468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7.4%。
上一篇:碧桂园 杨国强(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本可以和王石去爬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