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码头一般建在河流的(不止水上观光,苏州河还能通勤、水上运动?)
苏州河,水上,净高码头一般建在河流的(不止水上观光,苏州河还能通勤、水上运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巴黎的双层甲板大型游船通过桥洞。
也就是说,苏州河在2035规划中的中央活动区段,完全不具备通勤功能,甚至水上观光都可能需要小船型、密集班次,才能解决下游路桥“卡脖子”的问题。另一个对通勤不利的重大因素便是,武宁路至长寿路段,在已有了长寿路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去选择弯多、速度慢、容量小的苏州河游船作为通勤方式?
外环以内的苏州河滨河地区干路网规划,可以看到内环和长寿路夹着河湾最多的部分。即使这段不存在桥梁净高问题,也显然不是通勤这种点对点交通会考虑的选择。图片来源: 《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
从盘湾继续向西,河道开始变直,河面更加开阔,桥下净空也逐渐升高。过了内环高架,已经完全可以容纳通勤用大型船只了。如果用威尼斯水上巴士(Vaporetto)的体积——长22.95m,219-229座(数据来源见此)来考虑的话,水上通勤的市内终点为盘湾最为合适,发船间隔可以参考威尼斯的10-15分钟。但威尼斯共约20条公交路线,苏州河却只有一条航道。路线的局限性也限制了船作为公交系统一部分的可能性。
威尼斯的水上巴士线路。本岛和朱代卡岛的平均站点距离约600~700米。图片来源:ACTV官网
水上活动,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水上观光和通勤之外,苏州河作为一个带状的公共空间,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虽然河窄弯急,但水面还相对宽阔,湾与湾之间河道也相对较直,是龙舟竞赛、游艇拉力赛、赛艇等水上运动训练的优良场所。而将它们引入市区,更能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兴趣,可以让一些看上去高高在上的项目变成全民健身的一种新选择。
2021年6月,因为疫情停摆的龙舟赛,重回苏州河梦清园水域,吸引了大批观赛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同年10月举行的上海赛艇公开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河上最大规模的赛艇赛事,苏州河上“亦可赛艇”(英文exciting的谐音)成了朋友圈热词。
总体来看,无论水上观光、通勤还是体育运动,苏州河不同区段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硬伤。因此,在规划中应当摒弃现代主义时期城市设计追求功能纯粹和单一的“分区思维”,对混合使用也不需要追求每个区段必须同时具备所有功能或使用方式。因地制宜,按区段分配,区段之间界限模糊化混合,部分区段因不同的需求具有强烈相似性时再予以叠加,功能较为单一的地区,也未必一定要使用声光电等刺激性人工景观“填补 ”。尊重自然基底和历史文化底蕴,才是可持续性规划设计。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