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木牛流马图片(农民李景阳:8年造出电动“木牛流马”,载千斤重物,获发明专利)
木牛流马,他的,木匠木牛流马图片(农民李景阳:8年造出电动“木牛流马”,载千斤重物,获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景阳
央视有一档名为《我爱发明》的节目,和《走近科学》一样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节目中曾多次播出关于木牛流马的发明,尤其是2016年的一期节目,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这期节目,讲述了一位名叫李景阳的农村木匠花费8年时间,砸锅卖铁造出了“木牛流马”,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妻子在接受采访时略带抱怨地说:“8年来,我劝他多少次都不听,就像着了魔似的,没日没夜的,整天研究这些东西,现在研究成功了,我心里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这让人不禁感到疑惑,为何“李木匠”会对发明研究如此狂热?
小村落的大发明家1951年,李景阳出生于河北唐山郊区,后来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阳镇大岗子村定居。
他虽然只念到了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比较低,却从小就对物理、机械等方面有着狂热的兴趣。
小时候他经常会摆弄些家里的工具物件,去理解其中的设计原理,并尝试动手制作。
在20岁出头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木匠学徒。有了师傅指导的李景阳手艺愈发娴熟,做工速度快,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用着顺手还耐用。
很快,连邻村的人都会慕名来找他做东西或者修东西,一说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人们总会想起大岗子村的“李木匠”。
随着手艺日益精进,李景阳在工作之余,会尝试改造工具或者研究一些小发明。
他的发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可能都用木头做,他7旬的时候,还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出了一辆长1.8米、高0.82米、重20公斤、载重达100多公斤的木质自行车。
全车只有传动链条是金属的,而这也是他认为美中不足、可以进一步改良的地方。
车轮他本来想手工打造,但是考虑到车轮强度必须要高,需要极其精细的工艺,不得不动用机床制作。其余的,基本上都是他手工打造的。
这辆自行车成为了他平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出远门或者上山的时候,这辆自行车帮他省了不少力。
不过他最得意的并不是木质自行车,而是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而这一切,都要从李景阳的另一个爱好看电视说起。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看电视是李景阳的第二大爱好,他曾在电视上看到有个电工做出了机器人,还拿了比赛的大奖,这让“李木匠”看得心里直痒痒,回忆初心时李景阳激动地说:
“当时我就想,他能造机器人,我应该也能,如果能够做出来,一定要让传统木匠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那要做什么呢?李景阳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的“偶像”诸葛亮,和神秘的“木牛流马”。
李景阳平常最喜欢看《三国演义》,“90版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让他印象深刻。
虽然电视剧上的一看就是人扮的,但这也勾起了“李木匠”的好奇心,他开始终日茶饭不思、构思着更为真实合理的“木牛流马”。
李景阳认为,以诸葛亮当时北伐的那个条件,这“木牛流马”不会真用腿走,而是用的轮子,说白了和手推车差不多。
但是“木牛流马”还要比一般手推车结实,因为载货量多是其最关键的优势。
再加上李景阳做东西必须要做好看的,他准备做跟真动物差不多大的“仿真木牛流马”,为此还专门设计了根尾巴,行动的时候尾巴也会跟着动起来。
在李景阳的设计中,木牛和流马除了头部不一样外,轮子的数量也不一样。主要用来驮人的牛马2个轮,用来载货的木牛则有4个轮。
画完图纸后,李景阳开始了制作自己梦想的“木牛流马”。废寝忘食的他,连本职工作也放下了,终日除了做东西,就是跑旧物市场买材料。
甚至到了冬天,他也坚持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制作。等手冻得麻木时,才不情不愿地跑炕上暖一会儿。身子刚暖和一点,就又继续干活了。
不久,他又患上了静脉曲张,可他依旧忍着疼痛坚持搞发明,脑门上虽然汗水不断,心里却甜滋滋的。
同村的人看着已经“入魔”的李景阳,感到难以理解。村子里逐渐传开了关于他的风言风语:
“一个木匠,放着正经活不干,非得做啥木牛流马,那玩意儿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干啥不比干这强?”
这些质疑并没有打击到李景阳和妻子,反而让李景阳付出更多精力汗水去完成“木牛流马”,妻子也拿出5万块支持他,只可惜这5万块很快就花光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冷水泼不灭热忱的心发明创造,本质上可以说是通过一次次试错来实现的。在他搞发明的这8年里,家中废材料和失败品能够堆成个小山,李景阳的钱包也逐渐瘪了下来。
李景阳不工作后,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妻子和两亩四分的田地,他不得不去找亲戚朋友借钱,借了一圈才勉强借到了一万块。
在这期间,妻子虽然嘴上唠叨他,但一直都在用行动支持着他,除了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妻子还会省吃俭用帮李景阳一点点把债还上。
好不容易做好了“木牛流马”后,李景阳却发现“木牛流马”就算不拉东西,也非常重,即便下面有轮子,用起来也十分费力。
此时又有人嘲讽道:“忙活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就做出来了个装饰品,这还没俺家老黄牛好使了,关键老黄牛杀了还能吃肉,这砍了只能烧炕。”
在思考再三后,李景阳决定在腿部加入滑轮组,但他文化水平不够,不知道如何计算公式。于是他用省下来的钱买书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找高中生、大学生请教。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只上过小学的木匠搞明白了工程力学,将“木牛流马”的腿部改装了一系列滑轮组和轴承,让腿部能够进一步活动起来了。
李景阳为了尽可能还原,首选的驱动方式是手动摇杆,但他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他的“木牛流马”太重了,不载货物爬山也很费力,走了没多远他后背就开始冒汗了。
很显然,这个版本的“木牛流马”无疑是失败品。
沉思许久后,李景阳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既然电动车都能代替自行车,那为什么不做个装电池的“现代版木牛流马”?
木牛PLUS做电动的“木牛流马”,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违背祖先的决定”,可在李景阳看来,他做的是发明而不是还原,他想让自己的发明变得更好用。
电动“木牛流马”并不是装上电池就能跑的,他这个木匠等于要跨领域钻研电工的活。
很快,李景阳“牵”着他的木牛来到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老板看他这架势还以为他跑偏了,一问才知道眼前不起眼的农民是个有梦想的发明家,就答应低价卖给他电机等零件。
上一篇:木棉花煲汤(春季祛湿健脾的特色食材:明媚鲜亮的木棉花猪骨煲汤竟如此美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