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黑海涛(读沈湘)
学生,老师,我说黑海涛(读沈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93年10月4日,沈湘逝世。我赶到沈湘家时,李晋玮很平静,“四个月前,我就知道了今天。医生说,他那仅五分之一工作的心脏也衰竭了,他负担太重了。”
赵登营跟我说:“就在夜里抢救的时刻,沈老师还叮嘱医生护士轻点儿,别影响别人休息。我以为肯定能救过来,因为沈老师跟我说过还有那么多的事要干。但沈老师说不了话了,我抱着他,他眼睛死死地盯着我,我理解,那是让我们再想想办法。办法都用尽了,我感觉沈老师身体慢慢软了,这次没能救过来。”李晋玮说:“医生说,他用这五分之一的心脏又工作了六年,在呈现声乐艺术巨大成就时,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八宝山,沈湘的追悼会上,没有放传统的哀乐,播的是威尔第的《安魂曲》。我听此曲,仿佛沈湘还在,《安魂曲》里的男高音,仿佛就是他唱的。
学人用“文化昆仑”喻钱锺书。沈湘去世二十八年了,今天我想用“音乐文化昆仑”喻沈湘是恰当的。“昆”为多;“仑”的甲骨文“侖”,像编辑成册的书,因为古代用竹简制成书册。在高空俯瞰我国西部群山,世界屋脊,极像一册册的侖书,所以古人就把这些群山命名为“昆仑山”。
沈湘在世和刚离世时,由于离得太近,我们就如同站在昆仑山的山脚下,看不出他有多高。他离开我们二十八年后,就像站在远处看昆仑山——沈湘太高大了,而且丰厚。“读”沈湘,我要读一辈子。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