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好高骛远意思(古诗文名句分类典藏:立业类(励志、勤勉、惜时、善为))
意思,的人,比喻好高骛远意思(古诗文名句分类典藏:立业类(励志、勤勉、惜时、善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出自唐代刘禹锡诗《始闻秋风》。拳毛:卷曲的毛。意思是:战马思念着边塞的草,连身上的毛也不住地抖动;大雕渴望着广阔的天空,困倦的双眼也顿时睁开了。诗句写出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仍想有所作为的奋发精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李白诗《行路难》。济:渡。意思是:总有一天会扬起高高的风帆,乘风破浪,在沧海上自由航行。比喻困难时应满怀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一定能够实现。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晋代陶渊明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传说刑天与天帝争权,败给了天帝,被天帝砍头。但他不甘屈服,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嘴,手里依旧拿着武器挥舞。干戚:武器。干,盾牌;戚,大斧。意思是:虽然刑天被砍掉了头颅,但他仍然挥舞着盾牌和大斧,他勇猛的斗志是永远存在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骥:千里马。枥:马槽。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但它仍然想要驰骋千里;有志之人虽然到了暮年,但其建功立业的雄心依然不会改变。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唐代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蓬蒿人:比喻默默无闻的乡野之人。意思是:仰天大笑出门进京,我怎么可能是那种一辈子都默默无闻的乡野之人呢?诗句描绘了作者进京时得意忘形的神态和踌躇满志的心理。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举大名:图大事。意思是:英雄志士不死就算了,要死就要为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也和种子似的代代相传吗?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出自宋代刘过诗《盱眙》。意思是:沧海能够填平,高山可以移走,但男儿的志向却应该总是坚定如初。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出自唐代张籍诗《西州》。秣:草料。烈士: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好马不会贪恋马厮中的饲料,有抱负的志士也不会贪图眼前的利益。说明志士应胸怀天下。
【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宵心】出自明代张居正诗《尉刘生卧病苦吟》。枥骥:伏枥之骥。鸿:鸿鹄。赤宵:红色的天空,指极高的天空。意思是:伏在马厮里的千里马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要驰骋千里的志向,疾病中的鸿鹄一直都盼望着能再度冲上九宵。比喻有志之士虽然遇上暂时的挫折,但一定要有坚持自己远大的抱负。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出自清代秋瑾诗《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云中龙:传说龙在云中时最为活跃和神气。意思是:画工既要作画,就要画云中的飞龙,人既要做人,就要做人中的豪杰。诗句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气概和志向。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能局促甘囚山】出自宋代文天祥诗《生日和谢爱山长句》。桑弧:用桑木制成的弓。《史记•内则》中曾记载:“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比喻志在四方。局促:狭小,狭窄。囚山:囚禁在山中,比喻幽居在山里。意思是:男儿的桑弧之志还尚未完成,怎么能够甘心就这样像囚禁似的隐居在狭小的山里呢?比喻好男儿应志在四方。
【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出自明代于谦诗《清秋述怀倒前韵》。壮怀:壮志。逐:跟随。秋容:秋景,比喻晚年。意思是:我的壮志不会随着秋色的渐渐老去而衰减,任凭那潇潇的细雨打湿我的窗帘。
■勤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曼曼:即漫漫,遥远。修:长。意思是:人生的道路艰难而漫长,为了实现理想,我将升天入地去追寻和探索。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出自清代郑板桥《题画》。意思是:不经过艰苦的奋斗,就想快速取得收效,只会落得年轻时候浮夸,年老时候窘困罢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出自清代李宝嘉《文明小史》。意思是:上天不会辜负用心良苦的人。比喻只要肯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别人一次就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一百次一定也能做好;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说明只要肯下工夫,就是再愚笨的人也一定能取得成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刘禹锡词《浪淘沙》。意思是:虽然上千遍的淘洗、上万遍的过滤十分辛苦,但只要泥沙除尽,就会得到金子。原比喻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可以洗清罪名。后常用来比喻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出自《孟子•告子下》。拂:违背。意思是: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降临给某人时,一定会先让他的内心经受痛苦,让他的身体经受劳累,使他经受饥饿、经受贫穷,使他的所为遭受不顺。说明做任何事都要经历一番苦难。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意思是:如果不是经历了一番彻骨的寒冷,怎么会有梅花那扑鼻的香味呢?比喻只有经过一番艰苦的磨难,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赊:遥远。接:到达。意思是:北海虽然遥远,但只要乘着盘旋而上的暴风,仍然可以到达。比喻凡事只要经过努力,总可以实现。
【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勤劳刻苦,到年老的时候必定要备受艰辛。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出自元代白朴曲《喜春来•题情》。俭:少。意思是:从来天送好事的时候就少,自古以来,瓜总是先苦后甜。比喻任何理想都要经过波折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官》。意思是:立下大的功劳,是由于有了远大的志向;取得大的业绩,是由于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意思是:学业所以专精,在于勤奋,所以荒废,在于散漫;事情做得好,在于深思熟虑,做得不好,在于因循随俗。说明做事要多下工夫,多动脑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合抱:一抱粗。毫末:形容微小的东西。意思是:一抱粗的大树,也是由幼小的树苗长成的;九层高的楼台,也是用一块块泥土慢慢垒成的;千里长的路程,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原意是说事物都是由微到著发展变化的,告诫人们要防患于未然。后喻指大的事业也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积累起来的。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这可不行啊!用以告诫人们不可好逸恶劳、无所事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