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好高骛远意思(古诗文名句分类典藏:立业类(励志、勤勉、惜时、善为))
意思,的人,比喻好高骛远意思(古诗文名句分类典藏:立业类(励志、勤勉、惜时、善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三思:指经过多次考虑。意思是:做事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去行动。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出自《荀子•解蔽》。曲:局部,偏见。暗:胡涂,不明白。大理:全面的正确的道理。意思是:人的通病往往都是被局部的现象所蒙蔽,而看不清全面的正确的道理。警戒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拘泥于片面的成见。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出自汉代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亲厚者:自己的人,亲近的人。见仇者:敌对的人。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亲近的人感到心痛,而让与自己敌对的人感到痛快。成语“亲痛仇快”、“亲者痛,仇者快”即来源于此。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成语“欲速则不达”即由此而来。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出自《荀子•正名》。稽:考察,根据。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言论,没有见过的做法,没有听过的计谋,君子都应该谨慎对待。句子原是荀子针对宋钎和墨子的言论而表达自己“名实观”所说的话,后人多根据字面意义告诫人们不要轻信,以警惕受骗上当。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涸泽:枯竭、水干。意思是:不把池里的水汲干了捕鱼,不把树林焚烧了来猎兽。比喻做事要从长远来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予其惩,而毖后患】出自《诗经•周颂•小毖》。予:我。惩:警戒。毖:谨慎。意思是:我要将过去的错误作为警戒,使以后谨慎,以免招来祸患。后以“惩前毖后”说明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以后谨慎,不致重犯。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又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出自宋代苏洵《管仲论》。由起:缘由,起因。由兆:缘由先兆。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并不是在成功的当天成功的,而必定有它的缘由和起因;灾祸的发生,并不是在灾祸的当天发生的,而必定有它的缘由和先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权:称一称。度:量一量。意思是: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原来是孟子劝齐宣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的话,后人常用来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权衡利弊得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出自《易经•系辞下》。危:感到危险。易:觉得容易。意思是:能够认识到危险而保持警惕的人,就会平安无事;认为事情容易而失去戒心的人,就会遭受倾覆。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出自《韩非子•说难》。密:缜密。意思是:事情因为缜密而成功,话语因为泄露而失败。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出自《庄子•逍遥游》。庖人:厨师。治庖:做菜,这里指祭祀用的供菜。尸祝:执掌祭祀的人;主祭者为“尸”,赞礼者为“祝”。樽俎:盛酒的器皿为樽,盛肉的器皿为俎。意思是:即使厨师不做菜,执掌祭祀的人也不会代替他去烹调的。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意思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旁。作者用“盲人”、“瞎马”、“夜半”、“深池”比喻处境的危险,告诫人们不可盲目行动。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意思是:小心谨慎,就好像走近深渊旁边,踏在薄冰之上一样。用来比喻处事谨慎。
【临事贵守,当机贵断,兆谋贵密】出自清代申涵煜《省心短语》。意思是:面临危难的时候,贵在能持守;在事情的关键时刻,贵在善于决断;而对于事先的谋划,贵在计划周密。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出自《吕氏春秋•察传》。审:审查、核实。意思是:听到传闻能够加以考察,就会带来好处;听到传闻却不加以考察,倒不如不听。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师:这里指借鉴。意思是:不忘记以前做事的经验教训,以后做事就可以有所借鉴了。
【昼之所为,夜必思之】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白天所做的事情,到了晚上一定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说明做事要及时反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出自《韩非子•十过》。意思是:只顾眼前的小利,势必会损害到大的利益。说明做事要从大处着眼。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思想上的病最终还要从思想上去解决,要想解下铃铛还是要由当初系铃的人来解。说明哪儿有问题就解决哪儿,谁做的事就由谁来解决。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意思是: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来驱赶苍蝇,越赶苍蝇就会越来。说明处理问题要有正确的措施。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景:同“影”,影子。意思是:凭借传闻了解事情,不如亲眼观看,只看看影子,如直接观察事物的形状。说明“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要想使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部稳固;要想让水流得更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其根本。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火。意思是: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危害,只能使危害扩大。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当两个不能同时得到时,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比喻当所想要的东西发生矛盾时,要舍弃次要的,而选择重要的。
【将治大事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出自《列子•杨朱》。细:指小事。意思是:要做大事业的人不会去做那些琐碎的事情,要成就大功的人不会去求取那些小的功绩。说明胸怀大志的人不会在小事上耽误工夫。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唐代杜甫诗《前出塞》之六。意思是:要想射人,应先射他的马;要想擒贼,应该先擒住他们的首领。比喻解决问题应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要害。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出自唐代白居易《策林》。意思是: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其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总是先断绝疾病的源头。比喻解决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行根治。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论语•八佾》。咎:追究。意思是:已经做成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决定的事就不要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去责怪了。成语“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即由此而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