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吴克峰(大疫功臣中医药)
中医药,中医,肺炎吴克峰(大疫功臣中医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医学界面对重大疫情时,人们最关心的是有没有特效药。似乎这是制定应对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像这一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那怎么办?”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毅认为,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从“有没有特效药”转变为“有没有特效的治疗思路”,比如,中医通过调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使之能够应对病毒,从而获得疗效。
4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欢迎首批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广安门医院的15名医护人员回家 陈建力摄
大疫出良方。以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三药三方”,在疫情的临床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多位专家表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增强人体自身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超中说:“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文明宝库的一部分,对中医药明辨笃行,理当成为一种新风。”
上篇:“三药三方”战新冠
中篇:偏见是最大拦路虎下篇:访谈:中医药的哲学辩
上篇
“三药三方”战新冠
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黎昌政
“ 我们没找到特效药,但我们有有效方案。”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医药,是抗击疫情的有效方案。“三药三方”在阻止轻症转重症、重症治疗及患者康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程应用,九成以上患者用中药
68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杨先生有3年糖尿病史,曾一度高烧到39摄氏度,中医诊断为风温病,邪侵肺卫证。在湖北省中医院,治疗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主,同时予以西医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经过14天治疗,两次复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CT显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杨先生治愈出院。
“没有特效药物,战疫要发挥中医药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由77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5支中医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国29个省区市共选派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援助湖北,约占援鄂医护人员总数的13%,其中包括3位院士和数百名专家。
“中医药早期介入干预,稳定人心,减少新发患者,为从源头上防控疫情蔓延发挥了作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处负责人说。疫情发生早期,湖北及时面向集中隔离点的隔离人员、一线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发放中药,共发放44万人份的肺炎预防方,以及19万人份的中成药,隔离人员“中药应服尽服”。
方舱医院是实现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关键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在方舱医院,轻症不转为重症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除了服用汤剂或中成药,还有按摩、刮痧、贴敷这些综合治疗。”
武汉16个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1740人,每个方舱医院配备4~8名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中药汤剂和金花清感颗粒等4种中成药,中药使用率99.93%。
2月24日,中药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煎药室为煎好的中药汤剂“清肺排毒汤”贴标
江夏方舱医院是专门的中医方舱医院。在这里,医务人员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中药汤剂全覆盖,还配合灸疗等中医传统疗法,辅以太极拳、八段锦,打了一套中医药“组合拳”。江夏方舱医院564名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症。
“中医综合治疗,显著降低了由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张伯礼说。
对重症患者,以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在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中医药也全程参与。张伯礼说:“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血必净对抑制炎症风暴、控制病情进展有效。重症救治、中西结合、降低病死率是我们取胜的核心。”
患者刚出院时,身体机能往往较弱,有时乏力、咳嗽,免疫功能也没完全修复,中医也在积极提供康复方案。2月24日,武汉市中医医院康复门诊开诊,截至4月11日,已经为线上线下862位患者提供了康复治疗。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提供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从隔离人群预防用药,到确诊轻症、重症患者,再到后期康复,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老药新用,“三药三方”临床显疗效
“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家喻户晓,遇到重大疫病事件,都会从中寻找解决办法。”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过程中,都积累了经验。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专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
金花清感颗粒是在2009年H1N1流行时研制出的产品,是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和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两个方子合方而成,主要功效是疏风宣肺、清热解毒。据张伯礼院士介绍,武汉一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转重症比例下降了2/3,退热时间缩短1.5天。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江夏方舱医院,是武汉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程敏/摄
连花清瘟是以经典名方为基础,2003年SARS期间创制的,其主要功能也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由全国9省市23家医院共同参加的一项研究显示,金花清感和连花清瘟这两种老药,治疗新冠轻型和普通型疗效显著。
血必净注射液也是老药新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表示,血必净1月底开始在临床上使用后,按照西药的评价体系去研究,发现它能使重症肺炎的病亡率下降近8.8个百分点。“在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中,血必净注射液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治疗药物。”邱海波说。
“中医和西医虽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但都会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认为。
在三方中,第一个是清肺排毒方,它来源于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以及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是一个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通用方剂。57例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服用清肺排毒汤,无一例转为危重症。服药两个疗程(6天)后,53例肺部病灶显示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吸收。
宣肺败毒方是在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苇茎汤等经典名方基础上凝练而来。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夏方舱医院,通过对使用该方治疗的500例患者开展的队列研究显示,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无一例转重症。
上一篇:吴川市第二中学(吴川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和最年轻的中学,你知道是哪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