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北方(中国南北方,到底有什么不同?)
摄影师,中国,来源南北方(中国南北方,到底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落叶松属的植物具有强大的根系
即便是在沼泽化、具有冻土层的土壤中
也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并且能在短暂的时间里
通过强烈的光合和蒸腾作用迅速生长
形成广阔的森林
(请横屏观看,大兴安岭森林,摄影师@刘兆明)
▼
即便到了华北地区
秋冬仍旧寒冷干燥
不论是乔木、灌木还是草本植物
通过落叶枯萎进入休眠状态
直到春季才再度长出新叶
当花草树木凋零
就创造了秋季丰富的色彩
(八达岭长城秋色,摄影师@潘伟光)
▼
而进入华中与华南地区
也就进入了湿热的亚热带
年平均温度升高到16-20℃
年降水量也飙升至1000-2000毫米
全年充足的水热条件
让植物无需再落叶休眠
造成了常绿长青的现象
(广西的森林,图片来源@VCG)
▼
继续向南
则到了地处热带的中国南端
这里的水热资源最为丰富
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而水也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
热带植物因此进入“疯吃猛长”状态
在加速的生命循环中
演化的速度同样加快
形成更为丰富的物种
(三亚热带季雨林,图片来源@VCG)
▼
水热条件的差异
对动物的影响同样显著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披上厚重的皮毛
成为哺乳动物的御寒首选
此外增大身体的体积
以降低相对体表面积
可减少与外界温度的交换
因此东北哺乳动物体型偏大
如东北虎的体长就比华南虎长1-1.5米
体重更可达到其两倍
(东北虎,摄影师@宋新子)
▼
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
常绿的森林为动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
以及一年到头不断供的食物
因此森林里的树栖生物种类繁多
尤其是四肢灵活、头脑发达的灵长类
(滇金丝猴为生活在亚热带高山区的物种,此处仅作示意,摄影师@丁宽亮)
▼
而南方河湖众多
淡水资源丰富
中国的5大淡水湖中
4个都在南方地区
仅湖泊中的天然水产品捕捞量
就占全国淡水捕捞量的20%
(太湖巨网捕鱼,摄影师@潘成)
▼
大量的水生动物
还包括150-180余种水鸟
占全国鸟类物种总数的10%以上
(请横屏观看,府河湿地,图片来源@长江日报供图)
▼
热带的雨林和季雨林中
树木的高度可以达到50-60米
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
从树冠到林下形成丰富的层次
为更多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
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双角犀鸟,摄影师@孙晓宏)
▼
而当人类出现
开始利用和改造自然
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
同样产生了南北差异
03 人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
防寒保暖是第一要务
因而民居墙体更加厚实
内部有更厚的保温层
玻璃窗也要做成多层
以防止热量的流失
(山西吕梁民居,摄影师@崔永江)
▼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仅有500毫米左右
人们不用过于担忧屋顶积水
因而多采用平顶
屋顶之上还可用于晒制粮食
(河北保定,农家小院在屋顶晒玉米,图片来源@VCG)
▼
南方气候暖热
建筑无需特别厚的墙体
甚至会在中空的墙体中
加入隔热的沙子
以隔绝外界的热量
同时南方民居门窗更大
有利于通风散热
(网师园,摄影师@陈铭)
▼
频繁的降雨
使得倾斜的屋顶
对于排水至关重要
(南方的屋顶,杭州富阳龙门古镇,摄影师@潘劲草)
▼
吊脚楼
通过将居住部分抬高悬空
起到通风干燥的作用
是适应湿热环境的典型建筑
(湖南湘西吊脚楼,摄影师@刘辰)
▼
甚至在建筑物的颜色上
南北也产生了明显差异
北方的宫殿、寺庙等建筑
多采用鲜明的对比色
如朱红色的墙体、蓝色的琉璃瓦
在冬季单调的色彩中更为醒目
(北方建筑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天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摄影师@陈国曦)
▼
而青山绿水
花草艳丽的南方
建筑则多采用淡雅的颜色
成为一副背景
融入自然之中
(清晨的婺源,徽派建筑多采用白墙黛瓦,是南方建筑用色的典型代表,摄影师@陆雨春)
▼
当建筑聚集成群
南方多水的特性
让临水而建的房屋、道路
形成了优美的曲线
(苏州阊门雪景,摄影师@伍敏君)
▼
北方的平原之上
没有过多的地形限制
为了获取更多光照、减少遮挡
房屋普遍坐北朝南、整齐排列
形成横平竖直的街道
(冬日山西平遥,摄影师@翟鸿宇)
▼
水资源的南北差异
也让南北的交通方式不同
南方可利用的水资源更为丰富
全国航道的近80%都分布于南方各省
因而船舶的使用率更高
(江苏淮安,京杭运河上的船舶,图片来源@VCG)
▼
多山的特性
则让南方修建铁路、公路时
需要架设更多、更大的桥梁
挖掘更长的隧道
(广西桂林阳朔的铁路桥,摄影师@黄一骏)
▼
南北气候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南北方的农牧业
农作物的生长依赖着热量的积累
一年内气温≥0℃的日均气温总和
被称为积温
东北地区积温<4000℃
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
作物无法生长
但山地森林面积广阔
丰富的降水和缓慢的蒸发
让这里的地表水资源充足
因而渔猎一直是传统的生产方式
(吉林查干湖捕鱼,摄影师@付丽华)
▼
另一方面
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
有机质得以较好地保存在土壤中
形成肥沃的“黑土地”
在东北平原短暂的夏季
农作物依靠土壤的肥力迅速生长
使这里成为了中国的大粮仓
仅黑龙江一省生产的粮食
就可占全国商品粮的1/6
(黑龙江双鸭山,三江平原的农田,图片来源@VCG)
▼
黄河下游平原
以及海河、淮河两岸
积温>4000℃
因而普遍种植喜温耐旱的作物
小麦的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
(华北农田,摄影师@陈俊杰)
▼
秦岭-淮河以南
水热条件就更加优越
积温>4800℃
加上降水量可以达到800-1800毫米
让这里成为水稻的适宜耕种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