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庄(老庄思想其实并不“消极”)
庄子,老子,的人老庄(老庄思想其实并不“消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编者按】
近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李大华教授携新书《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做客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大博雅讲坛,从新的视角解读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老庄思想并不消极,以及其中的智慧对于我们现世生活的启示。以下讲座内容摘编自现场录音整理稿,经主办方以及李教授本人校核并授权发布。
李大华教授在讲座现场
虽然老子、庄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能够穿越时空:《老子》《庄子》不仅仅是为那个时代的人所写,我们现代人也总能从他们的文字中产生共鸣。这是因为我们的生存处境没有变,我们仍与古人一样,要面对智愚、贵贱、是非、弱肉强食等等这些问题。很遗憾的是,许多人看懂了文本,却没有读懂文本背后的深意,其实老子和庄子并不消极,他们的思想对于今人而言依然大有裨益。
老子和庄子并不消极
在几千年的文化中,许多中国人会认为老子、庄子看起来是消极的,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学者。但是,老子、庄子原本就不是消极的。台湾一个很著名的学者陈鼓应先生,曾经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正是因为学了《老子》《庄子》而变得积极起来了,这与我个人的感受也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在那么多人心目中老、庄是消极的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读懂。
其实,老子、庄子是要我们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情。我们心向往超越,向往神人、圣人、仙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向往,促使我们把世俗的东西做得更好,而不是说我们心飘飘然,却怠于做事。一个人如果从来不想当官,这样的人往往能当一个好官。如果一个人总想当官,即便当了官也不一定是一个好官,原因就在这里。他以出世的态度来做事,只在乎民意,不在乎得失,他就更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如果他一个劲想着往上爬,眼睛总瞄着上面而忽视了民情,怎么可能当上一个好官?道理就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说做事情有时需要有一种“游戏”的心态,以“游戏”的心态去做事情,反而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老子、庄子究竟是什么人?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00多年,属于春秋时期,他当时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通古今、观天下,所以天下的动态尽收眼底。当时东周末年,天下即将大乱,到了一个“贤人该隐”的时候了,于是老子就向西而去,这便有了“紫气东来”的典故:老子当时骑着青牛,向西远行,这时陕西有一个叫尹喜的地方官,看到东面有一团紫气飞过来了,便言“紫气东来,必有圣人来之”。尹喜在陕西设下了祭台,请老子把学问留下,于是老子就在楼观台讲出了《道德经》五千言。
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翻译得最多的一本书就是《老子》,仅英语就翻译了多达几十种。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不是《周易》,也不是《论语》,而是《老子》。传说尼采曾经说“老子的这本书就像‘永不枯竭的井泉’,这五千个字就像是一个永远也取之不尽的泉井”。因为老子做过史官,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中国人有个说法叫“中国的文化出于史官”,中国文化是从史官出来的。
在《道德经》五千言中,老子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道”的述说者,而从来没有说“我就是道”。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即我说的东西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人能够听得进去的少,能够实行的人又少;所以他又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真正有思想、有学问的人穿着粗糙的衣服,但是怀里却揣着宝玉,既然圣人都如此,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更应保有一颗平常之心。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道家有几句评论:“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即道家对万事万物都给予帮助,使它们能得到呵护,茁壮成长,但是从来不去彰显自己的存在;虽然说的不是很多,但是很管用,实行起来事半而功倍,效果显著。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相比老子而言,庄子是一个很平实、孤高、清醒而睿智的人。他虽然只做到了科长级别的一个小吏——漆园吏,但是他其实是可以做一个大人物的。楚威王觉得庄子很有才,就派了两个使者去请庄子做楚国的宰相(“愿以境内累矣”)结果庄子说:“你看你们神坛上不是供着神龟吗?而这个龟虽说是死了几千年了,到现在仍然还很尊贵。如果这个龟能有选择的话,它到底愿意被你们尊贵地供在神坛上,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土中走来走去呢?”这两个人就说:“那肯定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土当中走啊! 这样才自由自在啊。”庄子就说:“那就对了,你们回去吧,我就愿意做这个拖着尾巴在泥土当中走的龟,不愿意要那份尊贵。”于是,庄子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拒绝了楚国的邀请。
还有一个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去看他,惠施的朋友就对惠施说:庄子要取代你做宰相。惠子于是满城搜索庄子,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庄子这个时候,就大大方方的出来,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鹓雏就是凤凰,它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米不吃,不是泉水不喝。地上有只鹞鹰得了一个死老鼠,正在津津有味的吃,它看到天上的凤凰飞过去,就发出恐吓的声音不准它靠近。庄子类比这个宰相的位置就像一只死老鼠,跟惠子说:“你该不会用一个宰相的位置来吓我吧?”可见庄子是很孤高的。除此之外,庄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哲学的人,而且从古到今只有他。庄子在文艺学、美学上的地位也极其崇高,可以说中国美学艺术的理论,庄子是鼻祖,美学史都要从他开始往下写。
《老子》智慧中的精粹
“处慈守柔”
“慈”就是“慈爱”的意思。做人,我们要本着慈爱之心,中国有一句话“我们做人要宅心仁厚”,待人要善良,要有善良的意愿,也就是不管别人对我们怎么样,我们始终要以善良之心去对待他人。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个宝贝中第一个就是“慈爱”。老子还有一句话,他说“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就是我们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我们都是处于爱护的态度,爱护他、养护他,使他茁壮成长,但是不要去主宰他。
“慈”和“柔”是相关联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看起来很柔软,但是它能攻坚。老子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战胜刚强的,不是更刚强,而是柔弱。老子还说要“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总喜欢选择站在高处,居高临下,但是真正的有道之人却选择站在低处,这样就接近“道”了。其实“处慈守弱”中的“柔弱”也是我主动采取的姿态,即本来我可以刚强,但是我要守住这个柔弱。所以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也就是说我明明知道刚强的好处,但是我选择要守住柔弱,明明知道光鲜的好处,但是我选择要守住卑柔的位置。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内心会十分清楚:虽然我有力量,但是我要守住卑柔的位置,我主动采取卑柔的态度,从来不粗暴地对待他人。只有当遇到强暴地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柔弱战胜刚强。
上一篇:去角质产品推荐(清洁温和去角质洗面奶排行榜 口碑推荐10款超好用弱酸性洗面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