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爵信(里耶古城的出土秦简传递了哪些信息)
简牍,秦代,当时爵信(里耶古城的出土秦简传递了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①里耶古城遗址。
②里耶秦简中的农业生产和采矿冶炼等工作记录目录单。
③里耶秦简中的里典(村长)的任命和邮差的安排公文(局部)。
④里耶秦简中的官吏的履历表(局部)。
张春龙 1965年生,湖南长沙东乡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同年就职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工作至今。2002年参与里耶古城一号井发掘和协调出土秦简的保护整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缘 起
我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秦代简牍文物的发掘、保护以及整理工作。
先说一下这个工作开展的背景。里耶古城遗址的发现,起初是因为当地的一项基本建设,当时湖南省的扶贫工程要在湘西武陵山区的酉水流域建设碗米坡水电站。2002年开始发掘里耶古城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淹没区古文化遗存调查,里耶遗址一号井从2002年5月28日开始清理,6月3日发现了第一枚简牍,到发掘工作完成,共计出土了38000枚简牍。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遗物。应该强调的是,即便是没有出土这些极为重要的简牍,里耶遗址也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
2002年8月,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建议将龙山里耶古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鉴于这将影响到整个库区的建设工程,湖南省政府相关领导在里耶古城遗址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将防洪大堤建造位置向东移15米,以保护里耶古城遗址。
需要明确说明,秦简保护整理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袁家荣先生,库区发掘总领队是柴焕波和龙京沙两位先生。里耶一号井的发掘是龙京沙先生主持,我是在6月3日发现第一枚简牍以后,受单位指派参加发掘。一号井里面出土了陶器、金属器,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相对难度略小,关键是出土的木器和简牍,它们特别“娇贵”,从发掘现场就要开始保护,主持这个工作的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方北松先生。大家可能觉得今天的荆州是个小地方,有点偏,但他们的工作在国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是从事田野考古的,简牍整理工作是由北京大学吴荣曾先生、李家浩先生参加并指导完成。
古 城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和出土文物保护情况。
里耶镇处于武陵山的腹地,里耶古城处于盆地中部,发掘面积5500多平方米。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确定城址的布局、城墙、城壕各种遗迹的关系和各个时期的文化内涵。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旧石器晚期就有先民来到了里耶盆地。我们发现的里耶遗址是城址,城址堆积中还有春秋时期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遗留。
里耶古城有两个主要的建造和使用时期,第一次是战国晚期的楚国,第二次是秦王朝。我们先后区分出了战国、秦、西汉三个时期的陶器标本,为武陵山地及湘西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建立了参照系。即使没有出土有文字的简牍,我们也会通过这些标本比对其他文物资料,来确定它的文化属性。非常幸运的是里耶出土的简牍有明确的纪年,可以证明其他文物的制作和使用年代,让这个参照系统更有指导意义。
历史上里耶一带是多个民族的杂处之地、文化交汇之区,也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它的发现对于在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已基本完成,里耶的考古发现特别是对应的城址和秦汉墓葬又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历史面貌,完善了历史考古框架。
楚国到两汉,湘西北地区城址的密度超过了现在县的设置,今天的湖南省区域内最北边是孱陵(今天湖北公安县一带),孱陵往北就是荆州,我们判断,在战国晚期,楚国的国防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有所加强,里耶再往西就是云贵高原,江北平原地区已经被秦军攻占。秦国的军队攻击路线可以分为两道:一是渡过长江向南,直接威胁楚国的防域;二是溯乌江而上,到达今天重庆的秀山、酉阳,穿过山间坝子进攻楚的西部地区,继而向西南发展。这应当是里耶城成为当时楚的边城和秦的重要据点的原因之一。
到了秦代,里耶所在的迁陵县城,虽然是秦王朝在武陵山区的一个偏远小城,但是它还是秦王朝向西南地区发展的前线军事据点。
西汉时期,里耶城已经被毁坏,酉水河对岸不到1公里的魏家寨古城是西汉时期这一带的中心地区。这个时候,里耶(迁陵)作为县治已经撤销,迁到了东边保靖县境内的四方城,但迁陵之名得到保留,现在四方县的县城还叫迁陵镇。
里耶古城遗址有400米见方,当时这里是里耶的小学和初中所在,由于学校一直没有翻修,相当于客观上保护了这个古城城址。
这里涉及里耶古城的大小,其实在秦楚时代,当时县城的规制就是这么一个规模,城池并不大,也就是一里见方,不仅仅是里耶,其他地方同时代的县城也是这么大的规模。当时的城不等于后世的城市,它只是城,跟市没有关系。我们后来所说的城市,是城与市的结合,在里耶城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出现。当时的城里面只有官员、少量的驻军,再加上一些比较重要的冶铸作坊,所以那时候的城规模小而规范。
田野阶段的工作有很多收获。一号井底距地表深17米,我们进行发掘的时候正值当地雨季,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我们采取了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依堆积的自然层理逐层发掘,全部堆积淤土通过水洗筛选,保证了发掘的安全、资料收集全备,并为古井发掘积累了一例经验。
在整个发掘中我们将古井、简牍、城址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还把里耶盆地内的三座城址、三处墓群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这一地区更广阔的历史课题,从而制订工作细则和计划,以保证工作效率,并在工作中培养锻炼了业务人员,较好地处理了考古发掘、研究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路,原因之一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古城址、古墓群,与行政建制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机会不多。因此,所获得的历史信息也有限。而里耶盆地的古文化遗存受后期生产生活建设活动破坏少,文物保存情况较好,非常有利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这一地区的原因。
古 井
里耶一号井开凿于战国晚期的楚国,使用至秦,废弃于秦末。井深17米,井底直达砾石层,这砾石层与酉水河道的砾石层是相通的。我们推测当时之所以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出这口井,主要是为里耶城军事防守,为备战而掘井。当楚秦两军对垒时,楚一方挖了这口井用于军备供水,而此后控制这里的秦也利用到了它。到了秦末农民起义之后,当地的秦朝基层官吏跟秦朝首都咸阳联系不上,里耶城池守不住了,因此这口井也就随之废弃了。
一号井井内的堆积主要由淤泥和生活遗弃物组成,出土有铜矛、铁锸、玉玦、打水罐、残破的漆器构件以及秦代货币半两钱等。其中最令世人关心的就是简牍,这些简牍记录的主要内容是秦时迁陵县衙署公文档案,包括行政日常的各个方面:人口、田地、物产、赋税、仓储、邮递、军务、司法、医药等,年代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到秦二世胡亥二年(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
上一篇:绝句 迟日江山丽(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一首《绝句》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