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河南省内乡县(来自内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内乡,内乡县,企业河南省内乡县(来自内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阙爱民 孟向东 刁良梓
网语云:站对了风口,猪都会飞起来。
内乡县,把握风的方向,已经“飞”起来了。
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谈到“大力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成高原’”时,把内乡“头部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作了示范案例。
据了解,内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96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9家,税收超亿元企业达到3家,上市挂牌企业(含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达到了8家。其中,牧原集团2020年营收近600亿,利润超300亿,总市值一度超过4000亿。
这个位居河南省西南部的传统农区,曾经的“宛西洼地”,正在“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下,逐步变成“县域高原”,走出了一条农区工业化突围新路。
大美内乡
牧原如何成为“头部”企业?内乡与牧原又是如何互融互促、成就一方发展的呢?深秋时节,河南日报县域经济调研组走进内乡,一探究竟。
一种模式,推动企业跨越发展
1992年,牧原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携妻子钱瑛辞去公职,返乡创业,从22头猪开始养起,在内乡开启养猪事业版图。2010年,牧原养猪事业走出内乡,在邓州市、南阳卧龙区注册成立子公司。2014年,牧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声,从区域性企业做大做强,变成全国性企业。
目前,牧原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总资产2020亿元,养殖子公司遍及全国24省(区)102市215县(区)。2020年出栏生猪1811.5万头,出栏量全国第一。
都是养猪,缘何牧原养成了全国领先?
传统观念中,养猪是又脏又累的手工劳动,但牧原却将科技研发与传统养殖相结合,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尤其是近几年,牧原结合时代趋势,亲密拥抱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搭建起牧原智能物联平台,实现对猪舍采集信息的存储、分析、管理,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畜牧业数字化管理中心,逐步实现智能化“云养殖”。
牧原食品城车间
11月13日,调研组在位于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里,眼界大开:
在浅山丘陵中的一处千余亩的开阔地带,21栋楼房猪舍整齐排列,每栋占地15亩,一栋年可出栏生猪10万头!
据了解,每栋楼房猪舍有6层,布局排列由上至下,5-6层为哺乳舍和怀孕舍;第4层为保育舍;1-3层为育肥舍,内部通过电梯转运,每层楼就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猪场。
智能化在楼房猪舍里得到充分应用。进入猪舍的空气,要经过4层过滤,净化程度接近医院ICU病房的标准。通过每个栏位的出风口对猪群进行精准通风,保证每一头猪只都能呼吸到洁净的新鲜空气。
在楼房猪舍里守护猪只成长的,除了新型养殖人员,还有智能巡检机器、板下清粪机器、捡猪机器、赶猪机器等一批牧原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养殖设备,提高猪只生长速度的同时,让养猪更轻松。
一头猪从出生到最后出栏,全在这一栋楼房猪舍里完成。
据陪同采访的内乡县政府党组成员、总工会主席周晓峰介绍,这个综合体占地2800亩,总投资50亿元,包括年产72万吨的智能供料中心,年出栏210万头的智能化楼房猪舍,年加工210万头的屠宰/肉食品加工厂等。
河南华福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生成一线 李栀子摄
一个企业,带动一域经济走出洼地
在距离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不远的一个生产车间里,调研组看到了另一番景象:20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一字排开,正挥动长臂,精准焊接。流水线的尽头,一台台9.6米畜禽运输车内,已配备了空气过滤、喷淋、监控、照明、温湿度监控、空气加热等系统,通过智能化集成自动控制车厢内环境稳定。一个车厢,就是一个移动的新型智能猪舍。
据介绍,这家河南盛达专用车辆有限公司,是牧原养猪的配套产业,在非瘟防控背景下,结合牧原集团及国内活体畜禽转群对生物安全的要求,进行车辆研发、生产、销售,年产值可达4亿。
这,只是牧原产业链上一个节点而已。
记者在相关材料上看到,目前,在内乡注册的牧原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已经超过了3000家,落地建厂200余家,从产业链最前端的原粮输入、饲料加工,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再到农牧装备、物流配送等,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实现多方共赢。
“支持一个龙头,培育一个集群,打造一个链条,崛起一个园区”。按照这个产业生态思路,内乡把牧原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更好地服务牧原,最大化地发挥“龙头”带动功能,2016年,内乡先期建设了农牧装备孵化园,吸引10余家农牧装备制造类企业入驻。几年时间,已孵化出寅兴牧业和恒辉实业两个年产值超10亿的农牧装备企业,并配套建设了寅兴装配式建筑新材料产业园、恒辉产业园和农牧装备产业园三个专项园区。
“由政府平台公司统一融资建设,企业轻资产入驻,牧原公司对入驻企业进行订单扶持,入驻企业凭订单可到县农商银行申请贷款,政府依据亩均税收情况对入驻企业进行租金奖励。”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常松郁说。
河南寅兴牧业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回创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牧原猪舍、猪栏设施建设,去年产值10个亿,8亿多订单来自牧原。谈起近几年企业发展,该公司总经理姚伟激动不已:“企业‘拎包入住’,订单和资金也不用愁,不仅省心省事,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不仅如此,内乡还支持牧原筹备建设智慧物流园、牧原食品城、牧原产业学院、牧原大数据中心等一批政企合作项目。依托这些项目,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纷纷落户内乡,聚合优质要素资源,形成成本洼地。
“头部企业”的强劲带动,给了内乡跨越发展的底气,2020年,内乡县在建设“全国现代猪产业第一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目标:建设世界农牧装备之都和冷链物流强县。
内乡县委书记杨曙光不无自豪地说:“这几年,我们围绕发挥头部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中的‘链长’功能,实施存量裂变,价值再造,与头部企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内乡制造’向‘内乡智造’的升级跨越。”
杨曙光的话,在内乡真真切切得到了验证。据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内乡全县三产结构持续优化,GDP也由初期147.9亿元增至末期的263.1亿元,成为南阳市各县(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县,“头部”企业推动县域经济迅速隆起。
内乡工业
一种环境,形成投资兴业“强磁场”
内乡民间这样流传:一头猪,实现智能化“云养殖”,布局全国24省215个县;一根管,打造汽车“动力引擎”,催生出全国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飞龙公司;一粒石,打磨出新型建材,成为中国第三大石都……
牧原发轫于内乡,壮大于内乡;内乡借力于牧原,不仅养好“一头猪”、造好“一根管”、磨好“一粒石”,更乘势提升隆起,把牧原“头部”带动作用催化为勃兴县域的“强磁场”效益。
上一篇:河南省内乡县(内乡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