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常州双桂坊(每个老常州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老地名:青果巷、双桂坊……)
常州,青果,在此常州双桂坊(每个老常州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老地名:青果巷、双桂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相传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木客屠明安定居常州开设屠源丰木行于此,是常州最早的木行,并领有“部帖”(相当于现今营业执照)。因其为独家经营,又负责为清廷采办木材,靠官托势、排外垄断。数十年来代买卖,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自称“日进斗金”。由此,沟巷之名改成斗巷,沿用至今。
鸣珂巷北大街北端有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叫鸣珂巷。珂,古代用作马笼头的装饰物,因之马骑行走时有金石之声,故称鸣珂。张华《轻薄编》: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带珂声。此巷与荷花池相连,而荷花池历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因此,鸣珂巷的来历与此地所居贵人和官员有很大关系。一则,这些贵人和官员进出“乘马鸣玉珂”。二来,贵人和官员的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带珂声),亦可称鸣珂。旧时该巷也以居住达官贵人为主。
荷花池荷花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北宋苏东坡曾寓居于此,并提“天远堂”匾额。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参知政事张守曾居于此,兄弟四人在此建“四老堂”,安度晚年。宋礼部尚书孙觌又在此池边增植莲萸,豢养白鹤,称为荷花池。明朝初年兵部尚书陈洽改建荷花池为“陈氏学圃”。清康熙年间中书陈玉璂居此,改称荷花池为“客园”。
张守,字子固,常州人,北宋时擢任监察御史,累迁御史中丞。南宋时,曾上疏宋高宗,激励宋高宗抗金之志。后除参知政事。时秦桧专权,与秦有忤,被迁镇守建康。
双桂坊双桂坊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最古老的地名。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在此居住的宋维、宋绛兄弟,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令改“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同科中进士,郡守宋蟾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取双双蟾宫折桂之意,名声大振,至今已980年。在宋代,双桂坊还是与乡同级的行政区划之一。
双桂坊东起城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长400米,自古以来是本邑饮食业较集中的街巷,马复兴的阳春面、八仙粥店的桂花糖芋头等美食给老常州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南大街中心以“双桂坊”为名的特色美食街区,受到了本市居民及外地来常游客的一致青睐,生意十分红火。
刘海粟美术馆、常州市文化馆均位于双桂坊东段,紧邻这两处场馆的是人民公园南入口,以此进入公园便是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修建的崇法寺。清真寺、二孙(孙慎行、孙星衍)故居也都位于此地,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茭蒲巷茭蒲巷南接青果巷,北接双桂坊,仅数百米长。此巷方志早有记载,由来不详。有称此地原为隋代司徒陈杲仁庙(陈司徒庙)的后花园,后因庭院荒芜,茭类蒲类植物蔓生,所以有了这个巷名。巷内西部还有花椒园,为邑人种植菜蔬之地,后有商家在此购地置屋,绿荫成片,花木掩映其间。
现今巷内有常州市实验小学,另有数家特色店铺。两旁依旧绿荫成片,是城市中心不多见的阴凉静谧的街巷。
青云坊青云坊,旧时位于顾塘桥至大浮桥南,与双桂坊平行,大约有取“青云直上”之意。东接打索巷(现晋陵路的一部分),西连南大街,北有千秋坊,青云坊东头有圈门一座,西边设栅栏门,巷南有崇法寺、忠义祠、双桂坊、季子庙、真教祠、正觉寺等。由浴堂弄、池子弄、回回街、协善会弄,以及圆通巷连接南北向,从青云坊、通浴堂弄内有土墩一座,墩旁有古井、忠义祠、东南向设有双桂坊石牌坊一组。民国年间青云坊南建市民公园,后改为人民公园。
现在的青云坊东段位于人民公园内,过公园路的西段则为南大街商圈的一部分,店铺林立。
铁市巷铁市巷在原南大街的西侧,呈东西走向,此处原是铁匠店、铁铺较为集中的地方,店多成市,故得名“铁市巷”。“文化大革命”中认为“铁市巷”是封、资、修的地名,于是就革了“铁市”的命,改为革命化的名称“防修路”。现在仍是“铁市巷”。
由于在常州话中的“市”与“丝”发音相近,“铁市”与“铁丝”在方言口语上成为谐音,所以“铁市巷”的口语地名经常会被转化成“铁丝巷。”
杨柳巷杨柳巷南至西瀛里,北通延陵西路,是一条仅300多米长的南北通道小巷。巷虽短小,但它的身世却不同凡响。
此巷缘于明末常州望族庄氏在此建造的宅园,巷内遍植杨树,巷因以成名。明崇真年间,传胪庄应会之子庄玉骢(号澹庵,清顺治四年进士,官右庶子,兼侍读),在巷内建造“赐瓯堂”,发现阶石下刻有“乾元”两字,以为祥瑞,遂称其地为“乾元地”,有万卷楼、玉山草堂等建筑,万卷楼为庄氏藏书楼,藏书甲于吴会太仓,与清初钱牧斋建在常熟拂水山庄的绛云楼并称而闻名一时。清代著名诗人吴梅村的《汲古阁歌》里有“嘉隆(指明代嘉靖、隆庆的年号)以后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琅琊”,即指此。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日报》的前身——《常州工人报》,是在杨柳巷诞生的。1954年7月1日,《常州工人报》创刊,社址设在杨柳巷26号。1958年1月1日,改称《常州日报》。
早科坊早科坊其名之由来与科举制度有关。原名灶窠巷,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霍端友(崇宁二年状元,亦可算是常州首位状元)六世孙霍超龙荣登进士第,职受翰林院待诏,是年霍超龙年仅18岁。少年高中,皇帝宋理宗喜其年少有为,命常州郡守建早科坊第,以示少年早成,从此街由坊得名,延用至今已761年。附近旧有“二贤祠”,系纪念苏东坡、杨龟山专祠,原为城南书院。
早科坊连通西瀛里与延陵西路,周边有吾悦国际广场、莱蒙时代广场等大型综合商场,紧邻西瀛里酒吧一条街,热闹非凡。
篦箕巷常州的梳篦生产始于东晋、南北朝时,历史悠久。篦箕巷位于运河沿岸,东起文亨桥,西至西横街。原名“花市街”,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在此建有毗陵驿。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府是苏州府、松江府到南京必经之地,赶考的文人、往返的官员不绝于道。街西的大码头、接官亭(皇华亭)曾是官船上岸的地方,官员、差役就宿食于驿馆。花市街上店铺林立,出售宫花与梳篦是这里的特色商品,生意兴隆。清代一年一度进贡的宫花梳篦均在此采办,因而有“宫梳名篦”之称。
百年老店“卜恒顺”、“王大昌”梳篦店均开设于此。传说乾隆帝一次下江南,在刘伦(武进人,任职军机处)陪同下,民服装扮观赏花市街景,见到众多梳篦店生意火红,问刘伦是什么地方,刘伦答曰“花市街”,宫中所用梳篦均出于此处。乾隆大悦,提意改为“篦箕巷”。每当夜晚,街上灯火通明,热闹异常,故有“篦梁灯火”之誉。“文亨穿月”、“篦梁灯火”乃当时常州西郊有名的八景之一。
西瀛里西瀛里的得名源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常州,这里是西营所在地,因常常失火,故改名西瀛,取以水克火之意。
西瀛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常州古城仅存的城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自表场至水关一段,长210.9米,宽4.6米,高6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西瀛门辟建于1923年8月,原有书法家唐驼书“西瀛门”三字门额,“文革”中散佚。
上一篇:一减一不是零(王蒙对话舒晋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