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安而不忘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什么意思)
不忘,系辞,周易安而不忘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安而不忘危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安而不忘危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
出自《系辞》
原句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扩展资料:
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
《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
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系辞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就是说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安稳、安定的时候不能够忘记危险、危机的时刻,(后边的句式和这句一样) 大概意思就和现在所说的居安思危一样,在情况好的时候要随时想着不好的时候,这样才能让人随时保持一种警惕意识,和一种不断向前进的动力。 《周易》中的名言,出自《周易.系辞下》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至于作者究竟是谁,一直没有定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所以,为了治学严谨,不能具体指出,谁说了这句话,只能指出这句话的出处。 以下是这句话的解释: 君子:古时候指有一定文化和修养的人,有时候也是对男子的一种尊称 安:安定,安全,安稳 危:危险、危机 存:得到的时候 亡:失去 治:太平 乱:动乱安全时候不忘记危险,活着的时候不忘记死亡,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动乱。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什么意思?
安定的时候,不 要忘记危险;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败 亡;太平的时候,不要忘记动乱。指越是 处于顺境,越要强化忧患意识。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是什么意思?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出自《说苑·立节》。这句话的意思是:愤怒的时候要保持理智,危难关头不要忘掉道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今日更新消息 俄乌互指对方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