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日更新消息 高瑞东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统筹防疫与经济,力争最好结果
会议,疫情,经济今日更新消息 高瑞东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统筹防疫与经济,力争最好结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事求是面对冲击,积极有为扩大需求,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二季度,全国疫情散发对经济造成超预期冲击,4月、5月多项经济指标回落,增大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挑战。5月随着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发力加码,6月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回升。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包括用足用好之前部署的各项政策,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三、坚持动态清零,做好新疫苗新药物研发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做好病毒变异跟踪和新疫苗新药物研发。
首先,会议强调要“做好病毒变异跟踪”。当前,BA.5毒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带来全球新一轮疫情反扑。截至7月24日,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样本中BA.4及BA.5毒株总计占比76%,亚洲、欧洲地区BA.4/5毒株占比分别达到69%、86%。
BA.5毒株已经进入国内,其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防控工作难度提升。自2022年7月6日西安确认中国首例感染奥密克戎BA.5变异株本土病例以来,截至7月25日,我国7地报告发现BA.5亚分支。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BA.5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具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国内多地在7月又收紧防疫管控,并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其次,在疫情防控方面,会议强调“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随着全国各地继续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现阶段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动态清零策略下,防控方案不断优化,大幅提升对变种毒株的应对能力。6月28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国务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强调“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大幅提升对BA.5的应对能力。
结合近期各地报告BA.5病例的应对情况来看,现有防控措施能够快速控制疫情扩散。例如,7月5日,西安确认此次疫情感染的毒株为BA.5.2分支,7月6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实施7天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措施。7月8日,天津确认确诊病例涉及BA.5.2.1变异株进化分支,7月9日天津全市范围开展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严格防控措施下,两地疫情均得到快速控制。
另一方面,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
BA.5毒株虽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强,但其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的特点,使其在核酸检测中更容易被检测出来。从国内检测出BA.5病例的经验来看,BA.5感染病例的低CT值意味着感染者病毒载量大,通过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可实现对该毒株的有效控制。
从深圳看,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可快速筛查出社会面病例,有效防止疫情大规模反弹。4月初,深圳疫情基本平稳后,率先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4月5日,深圳市要求进入公共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4月至6月,在国内多个省份疫情反弹背景下,深圳市累计新增确诊病例85例,疫情情况总体稳定,零星新增均在可控范围内。
最后,会议提出,“做好新疫苗新药物研发”。
疫苗层面,由于奥密克戎具有较强的免疫逃离能力,目前全球各国均在积极推进针对奥密克戎的新疫苗。海外来看,针对新冠病毒变种的新版疫苗研发在稳步推进,预计秋冬会上市。6月25日,辉瑞与BioNTech宣布,合作开发的两款新疫苗能显著提高针对奥密克戎的保护效力,初步实验室研究表明,更新后的疫苗对BA.4、BA.5毒株也有效。国内来看,我国多条技术路线均已开展单价、多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进展较快的单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已获临床试验批准,正在浙江、湖南、香港等地开展临床试验。
特效药层面,目前上市的多种特效药均对BA.5有效。7月2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莫努匹韦和奈玛特韦可以抑制BA.5和其他毒株的病毒活性(这三种药均已上市),还有一种名为Bebtelovimab的药物也有显著疗效。7月7日,中国公司腾盛博药发布公告称,公司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正式在中国商业化上市,该联合疗法可应对BA.5毒株。
四、财政政策:新一批专项债资金有望下达
预计新一批专项债资金有望在年内尽快下达。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考虑到当前全国专项债务余额距离限额仍有一定空间,我们预计这部分剩余限额将在年内使用。
在现有限额范围内,预计下半年具备1.55万亿新增专项债发行空间。根据财政部统计,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为21.82万亿,截至2022年6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为20.26万亿,二者相差1.55万亿。即在现有的限额范围内,下半年具备1.55万亿的新增专项债发行空间。
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强省拥有更多的专项债剩余限额,是新一批专项债发行的主力。从2021年各省份专项债剩余限额来看,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福建位居前列,占比接近全国专项债剩余限额的50%。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省市自治区,如西藏、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基本不具备专项债发行空间。会议也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基建投资仍是短期内拉动总需求的有效方式,新一批专项债资金的下达,有助于支撑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今年上半年,在专项债等资金提前拨付、地方重大项目提早开工的背景下,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达9.3%,处在较高水平。但是,考虑到土地出让收入持续疲弱,全年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市场担忧因资金不足,下半年基建发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来看,新一批专项债额度的下达,将有力补充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叠加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3000亿元金融债补充项目资本金,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当前高位。
五、货币政策:重心仍在宽信用
关于货币政策,会议强调“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因而,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心,仍会聚焦于降成本、宽信用和扩内需,数量型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将是主要发力点。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可拉动约1.2万亿元的基建配套融资,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回升。
上一篇:今日更新消息 国泰君安:理财险是寿险主要驱动力 财险业务结构均衡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