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田姓的来源(田姓的来源和历史简短)
姓氏,后裔,新田田姓的来源(田姓的来源和历史简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田姓的来源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田姓的来源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田姓的由来
田姓的由来:
1.源自妫姓。根据《史记》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是田姓;
2、源自官位。西周时期的官吏田仆,官职称谓作为姓氏;
3、源自地名。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4、源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以先祖名字为氏,是楚平王的支庶孙,其子孙后代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如今简化成田;
。5、源自少数民族。源自匈奴族、蒙古族、满族、白族;北宋西夏国党项族和金国女真族改为汉姓田。
姓氏源自部落的名称或首领的名字。主要作用是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通婚。姓氏的产生,标志着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
姓氏“田”的由来?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姚姓与妫姓,舜帝有虞氏后裔,此为汉族田姓的大源流。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国官吏妫完(田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黄湜,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土司,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扩展资料:
田姓名人:
1、田单(dān),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今山东临淄市)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国远房宗室。
2、田氏,名因齐,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3、田文,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4、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田姓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田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齐威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田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田忌
姓“向”的来源我是姓向的,想知道来源,多谢
周代有向国,故址在今山东莒县南部。后来国灭,向国国君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向姓的一支。
3、 出自子姓,为汤王的后代。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有子名肸(音bì),字向夫,世代为宋国卿士,其后亦姓向,成为向氏。
二、 郡望堂号
1、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白姓的来源是什么?
白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出自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有五大分支:其一,出自古人白阜o相传炎帝时,有位阜的大臣,是位水利专家,因疏通水道、灌溉和排涝有功,受到炎帝的赞赏,他的子孙引以为荣,就世代姓白。这支白姓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是白姓支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支。其二,春秋时,秦文公之子公子白的后裔以其名字为氏,取姓白,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其三,楚平王之孙胜,被楚惠王封在白邑(今河南息县),其后裔就以邑为氏,也姓白,这支白姓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其四,秦穆公时秦国名臣百里奚有子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世子孙就以白为姓, 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其历史有2600多年。其五,出自外族的改姓。因为民族的大融合,外族白姓成为白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