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显应宫(显应宫)
大殿,山门,暖阁显应宫(显应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显应宫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显应宫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庙岛的显应宫
显应宫。位于庙岛村北部,前后傍山,左右邻海,共占地90亩。宋宣和四年(1122年)建,俗称娘娘庙、妈祖庙等。明崇祯元年(1628年)扩修成一个具有戏楼、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等的古建筑群。元明时期,庙岛成为重要航海驿站,南北往来船只日多。显应宫香火甚盛,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
显应宫为砖木石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前院由前殿及山门、钟鼓二楼组成,大琉璃瓦砖砌筑。前殿3间,山门3洞,正面嵌“显应宫”三字,山门外筑28级台阶,东西两侧各有一凉亭,钟鼓楼山脊兽吻悬挑。中院由大殿、东西两廊组成,大殿为庙群中最大的建筑物,大屋顶,黑筒瓦,绿琉璃瓦苫盖,脊瓦压梢,塑有兽器,檐口斗拱悬挑,飞椽卷檐,内部圆木顶撑,方砖铺地,为硬山式结构。庙后院由后殿及串廊组成。后殿3间,为歇山式,内有寝宫。戏楼前台上复重檐弓字脊,屋檐起翘,琉璃瓦苫盖,四周12条龙探首怒视,有凌空欲飞之势。阁楼斗拱彩绘,檐周围刻有龙、凤、鸟、兽、花卉等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戏楼后台形同古老宫殿,雕梁画栋,色彩艳丽,门前正上方,有咸丰皇帝亲笔题的神功济运匾额.海神娘娘铜像即正居暖阁之内的龙墩上,暖阁里,4尊侍女;暖阁外,4尊妃女;还有12尊巨大的站班.这些塑像多是宋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碑碣、铜鼎、壁画、船模等,是研究我国航海史的重要资料.由大殿到后官组成的后院,二者之间有串廊联结,后宫内塑像与大殿的大体相同,但这里有巨大的铜像,2米多高的青铜穿衣镜及爵、鼎等铜制用品.现在,又新收宗了不少文物,如邓世昌当年在致远舰上用过的大铁锚,有数百年前的缆绳等,成了长岛县航海历史博物馆了.
整座建筑群“文革”期间全部被毁,1983年就原址重建。今到庙岛朝拜妈祖、进香旅游的人逐年增加。
显应宫的导游词?
导游词一般网上都有神秘的显应宫(老爷庙)" 山 不 在 高 ,有 仙 则 名 , 水 不 在 深 , 有 龙 则 灵 " 。 " 显 应 宫 " ( 又 名 老 爷 庙 ) 显 示 了 这 一 名 言 ,它 地 处 彭 蠡 湖 ( 鄱 阳 湖 ) 江 头 之 险 、 之 秀 , 自 然 就 有 " 显 应 宫 " 之 名 、 之 灵 。 然 而, " 老 爷 庙 " 水 域 , 在 历 史 上 是 一 处 闻 名 遐 迩 的 沉 船 翻 船 惊 险 之 地 。可以百度一下它的具体介绍,然后总结十句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护组词语(扩组词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