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涓(李诵)
济公,赤城,的人李涓(李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是,那位曾经说过“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的慧远法师,最终摆脱不圆寂的命运。庇护他的人撒手走了,早已对李修元看不惯的僧众们如何容得下一个人处世与他们截然不同的人?没过多久,李修元就被逐出了灵隐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净慈寺的德辉长者收留了他,让他当书记僧,兼作火化工。但其他和尚对他的排斥与攻击,恐怕一刻也不曾停止。即便在他圆寂之后,他也并没有被当时的佛教界认为可而在《高僧传》中为他留也一度之地。
李修元虽然未能在当时列入高僧的行列,但民众的口碑里,却早已把济世救人、扶危济困的事迹,牢牢地记住了。因为他爱打抱不平,常为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伸沉冤、平积愤,他在当世已被人称为“活佛”、“活菩萨”。后人皆称其为济公,以示敬重。在世时,济公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和尚。后来随着岁月的推移,他被人们当成了一个偶像,作为了一尊神。
岁月悠悠,人们把济公的故事添油加醋,逐渐神化了;把一些本来不属于济公的故事,也加到了济公身上。济公的形象,起来越丰满,起来越深入人心。时至今日通过传记小说、电视,济公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
在中国民间,被尊称为公且享有祭祀的人物,并不很多。而知名度如济公那般高的,屈指可数。赤城山济公院的一位老人曾经对我说,中国历史上有“三公”以一个“义”字感人至深。他们是“正义”的包公,“忠义”的关公和“侠义”的济公。也许这位老人的概括没有什么历史依据,但“三公”之说,的确道出了济公的本质特征。
济公之所以如此受人尊崇,绝不因为他头不剃、脸不洗,破僧衣、破僧鞋,若痴若傻若颠狂的外表,而是因为他具有专管世间不平事、要救天涯无辜人的侠义之心、侠义之气、侠义之行。
济公以出家人的身份行入世事,以扶困济危为已任。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满腔热血地干预着生活。这与他若狂若疯的行止与佛教规矩格格不入一样,他的入世思想,同样与佛教中消极遁世的思想相抵触。从某种意义上说,济公是佛教的改革家。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原本在西方,在来世,他理想中的极乐世界则在人间,在今生。只是他既非住持也非方丈,无法将他的思想推而广之,只能以他自己的心身,去努力实践。
几百年来,济公一直被千千万万的人喜爱着,传颂着。济公能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弘扬了一种精神。试想,哪一个身处逆境的人不希望有一个热心人来帮助他?哪一个被欺凌的弱小者不希望有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济公的形象、济公的故事,正好迎合了人们的一种渴望。
怪不得,不仅仅天台建有济公院,贵州、四川、北京、台湾等许多省市都有。据说,在济公身世弄清以前,贵州、台湾等不少地方的人都把济公当作他们的同乡。在明确了济公的身世之后,许多人又虔诚地赶到赤城山,拜谒济公。
召唤着他们不辞辛劳来到赤城山朝拜的,不光是济公的偶像,更是因为济公的事经代代相传以后,人人心中都有了对济公精神的独特理解。
据说,赤城山济公院的一尊佛教像被“请”到台湾时,几千人夹道焚香跪拜。我想,他们所欢迎、期待乃至渴盼的是济公抑恶扬善、扶危解困、乐于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没有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中华民族的心田里,它是有益的养料,滋润着民族之魂。
赤城山上,一尊尊济公像栩栩如生似乎仍在哭笑人间,疯颠宇内……
济公李家先祖原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其高祖为陇西元靖王李崇矩。北宋末年,宋室南迁,李遵勖的第四代裔孙也在南迁之列,移居天台,居处为“永宁村”。宋初以来,李府一门高官迭出,不乏以文采超众,武艺不凡而位列朝臣。据《宋史》载:李崇矩,历官枢密使、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昌,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任刺史;李遵勖,宋太宗驸马,娶真宗妹万寿长公主,授左龙武将军、镇国军节度使;李端懿,任宁远军节度使;李端愿,太子太保;李端悫,安德军留后;李评,成州团练史;李涓,知鄂州崇阳县……。李氏家族素有积善崇佛家风,并融汇儒、道、释三教为家学渊源。李崇矩、李遵勖、李端愿,均是禅宗临济派居士。李遵勖还撰有禅宗名著《天圣广灯录》三十卷,由仁宗御书“天圣”二字并亲自作序。济公出生于天台永宁村李府,少时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李氏家族走出一位世人皆知的济公“活佛”,并不是偶然的,是佛宗道源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李府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家族文化和天台山淳朴刚健的民情民风融汇一起,才孕育了济公“活佛”,产生了不朽的济公文化。济公首先是人,是生而知之者,是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走进济公故居,除了欣赏故居建筑风貌,了解济公身世渊源所在,更重要的是要领会济公舍弃百万家财而不顾,毅然出家,寻求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走上一条救民济世之路的精神实质,领悟他那种“无我”、“看破一切”的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多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事,少受名利枷锁的羁绊,得到真自在、真自由,减少患得患失的烦恼。
李崇矩(924-988):历官柜密使、右千牛卫上将军;
李继昌(948-1019):李崇矩子,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任刺史;
李遵勖(988-1038):李崇矩孙,宋真宗驸马,左龙武将军、镇国军节度使;
李端懿(1023-1060):李遵勖长子,宁远军节度使(子五:李诜、李、李询、李谆、李);
李端愿(?-1091):李遵勖次子,太子太保;子李评
李端悫(?-1092):李遵勖三子,安德军留后;
李评:李端愿子,成州团练使(年五十二卒);
李涓(1074-1126):李遵勖曾孙,知鄂州崇阳县
李茂春:济公之父,春坊善赞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