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牛的故事(关于牛的典故)
典故,他的,齐国牛的故事(关于牛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许洞是进士,进士考试是要作诗的,而且限题限韵。估计许洞的意思是,这些僧人作诗不过如此,真要是拉到科举考场上,都没有什么真本事。
唐朝著名诗僧无本作诗受到韩愈赏识,后来还俗后考科举累举不中,俗名贾岛。
苏轼后来学习欧阳修作诗游戏,写过一首诗《聚星堂雪》,其中有句: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后人遂称之为:白战体。
假如死牛诗的故事是真的,曹植也是白战体的高手。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典故了,这个故事出自于南朝梁殷芸《小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天帝怜惜自己这个亲苦耐劳的女儿,于是把她嫁给了天河西边的牛郎,没想到闺女嫁人以后变懒了,于是天帝大怒,把女儿发配到河东,让两口子一年见一次。
后人常用此典以吟咏爱人暌隔,借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不过,如何使用,却不尽相同,例如张先和秦观的爱情观就不同。
北宋张先《菩萨蛮》词云:
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匹鸟少孤飞,断沙犹并栖。洗车昏雨过,缺月云中堕。斜汉晓依依,暗蛩还促机。
牛郎与织女年年分别,只有七夕才能见面,哪里比得上人世间的幸福呢?你看,就连鸟儿,也双宿双飞,都比牛郎织女幸福。
秦观却不这样认为,《鹊桥仙》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个人如果真心相爱,何必天天厮守在一起呢?异地恋看来也有助于维护爱情的神秘感吧。
牛,在古代重要的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据说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后,缺少马匹,因此大臣们都用牛车代步。
同时,牛车也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在白居易《卖炭翁》中,就有牛车的形象: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接把牛作为交通工具的,最有名的自然是老子,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
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典故,常常被古诗词使用。唐太宗李世民有《焚经台》诗云: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僞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上联说道家,下联说佛门。
杜甫的《秋兴八首》中也用到了这个典故,不过诗中没有“牛”这个字: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俗话说做牛做马,牛马都是人类生产生活时最重要的伙伴,也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形象。牛年又一次到来,祝愿大家牛年大吉,心想事成。
结束时,录入老街自己的一首诗《观崂山太清宫老子青牛像》:
太上知时异,青牛一去闲。经年返陵谷,俯首看尘寰。
紫气三清外,白云山海间。东崂堪寄隐,大道有玄关。
今年号召过年不要回老家,据说青岛的景点爆满,栈桥喂海鸥的人比海鸥多。不知道崂山怎么样,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崂山太清宫看看这个巨大的老子像和他的青牛。
本文地址:欢迎分享转载74216.html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