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房子多少钱一平米(请问现在的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房地产,房价,城市房子多少钱一平米(请问现在的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房企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房企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房价开始下跌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房价开始下跌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堪称是无可匹敌的“造富”神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0年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一路上涨”,从不到2000元/平涨到9859元/平,平均涨幅近5倍。这只是平均数据。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中国排名前20的城市,会发现很多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在10年间上涨了10倍以上。
随着房价的上涨,中国有房家庭的财富也水涨船高。央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317.9万元,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资产水平更高。归根结底,这类城市的房价更高,涨得更快。
正因为如此,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的房价会“只涨不跌”。事实上,早在2012年12月,北师大房地产教授董藩就大胆预测“25年后北京房价每平米80万,全国均价9万”。需要说明的是,直到今天,董藩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看他这一年来发表的内容,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的观点: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经济,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全国楼市的崛起依然可以期待。
房价真的“只涨不跌”吗?这个在过去二十年,一直被现实验证是不可动摇的铁律,终于在2021年被彻底打破了's房价三三三五四真的跌了。今年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一度飙升至10485元/平,但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降至9749元/平,随后11月,再次降至9597元/平。全国均价不仅跌回万元,还跌回了2020年前的水平。
根据另一项指数数据,自2021年6月以来,从涨跌城市个数看, 100个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12月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8个,比11月份增加5个,为年内最高。
该机构对明年的房地产市场更加悲观。2012年12月17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甚至在报告中预测:未来几个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下跌的概率将超过90%,甚至明年年初70个城市的房价可能全部下跌。其中,三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涨幅将在12月转正,而一二线城市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转正。
不仅如此,在房产专家刘博看来,当前的楼市风向已经彻底转变了—— 2021年前,金融、住房、人口、经济、土地等基本面支撑着房价的上涨。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些基本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房价的支撑消失,楼市的走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首先,金融方面。's央行已将金融定调为“金融机构去杠杆”,特别是房地产去杠杆。然而,2020年8月,央行、银监会等机构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三条红线”: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大于1。2021年,受“三条红线”影响,不少房企融资锐减,开始主动减债,而降价促销、卖房回笼钱成为房企惯用手段。再加上今年1月1日实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楼市流动性严重萎缩,市场下行趋势明显;
其次,住房方面。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全国新房市场正式迎来“供大于求”的局面。此外,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2月10日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亿平方米,为2016年8月以来最高。也就是说,中国的新房库存又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尤其是在国内大量的三四线城市,新房的存销比甚至超过48个月。换句话说,新房可以在不开发的情况下销售4年
2020年再者,人口方面。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为1961年以来最低。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5个省市的人口出生率已知,同比下降近两成。按照20%的降幅,有专家得出“2021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结论。事实上,为了提高生育率,国家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放三胎政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生育,今年,许多城市都使用了“住房补贴”,如安徽、北京、广东、甘肃和宁波。然而,根据该组织公布的学龄妇女调查结果,三孩政策的效果将不容乐观,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人口的形势将更加严峻。3354中国劳动力数量已经进入下降期,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人口是影响力的来源。
市走势的最关键因素;第四,经济方面。在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体都面临下·行压力,我们也不例外——我国经济比较依赖GDP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与投资。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是5.7%。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的房地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维持现状很难,房地产同样面临下降趋势;
第五,土地方面。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极寒”的转变,这是过去十多年,不曾出现过的场景。受土地“两集中”政策、企业端“三道红线”、40%拿地销售比等政策影响,今年下半年房企拿地热情大大降低。尤其是第二轮集中供地,22城流拍撤牌率高达31%,其中长沙最高,达65.6%;北京次之,达60.5%;沈阳、杭州、广州3城流拍率则超过50%。
土地市场向来是楼市的“晴雨表”,地卖不掉了,溢价率大幅降低,流拍事件多了,将会对楼市产生不景气的预期和判断。直白点说就是,楼市上涨的预期会大大减弱。事实上,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已经开始捂紧钱包,作壁上观了。
当然,重点要说明的是,对于开发商来说,近期的楼市还释放了两个“坏消息”:百强房企销售业绩“滑铁卢”、涉房“三线五类”强监管2022年将比今年更严厉。
一、百强房企销售业绩“滑铁卢”。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7-11月份,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已经“5连降”,尤其是11月,百强房企销售额降幅扩大至37.6%。另外,机构预测,今年百强房企中将有超过70%无法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其中不乏融创、绿地、华润这样的头部房企。专家分析认为,房企销售业绩遭遇“滑铁卢”,本质上是市场行情不景气,购房者不买账。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1月50个代表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套数96393套,环比下降57.52%,同比下降70.32%。房子卖不掉,再加上开发商回款压力巨大,这就有了降价促销的动力。千万不要觉得今年开发商降价促销幅度已经很大了,明年会更超乎你的想象;
二、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坏消息”,2022年房企的债务、回款、融资压力更大——涉房“三线五类”强监管2022年才是重头戏。今年涉房“三线五类”强监管,不惜以部分房企暴雷为代价,整治房地产业,足可见国家的重大决心。但按照时间安排,“强监管”明年才是重头戏。平安证券测算,明年房企到期债务总额高达1.5万亿,比今年还多12.5%,换言之房企的苦日子还在后面。正如业内同仁所言,2022年,不良房企还会被强制出清,以腾挪出更多信贷资源,滋润其他行业。
上一篇:纺织标准(纺织行业标准规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