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好不热闹是什么意思(美不胜收是什么意思)
句子,宾语,病句好不热闹是什么意思(美不胜收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①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②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①“进行”多余,应去掉。②“打”多余,应删去。
(3)宾语多余
①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②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①“的编写”多余,应去掉。②“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①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
②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③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④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①“的各种”多余,应删掉。②“是否”多余,应删掉。③“漫山遍野”与“到处”,最好删掉“到处”保留“漫山遍野”,更具强调意味。④“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删掉。
4、语序不当
句子成份的顺序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的限制关系,引起表意的差异,有的虽不引起表意差异,但也不符合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①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①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②应该是先“重视”后“保障”再“改善”。
5、结构杂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即结构杂糅。
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③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④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①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②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③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④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
6、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①“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②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①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①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②是“其他学校的领导”,还是“学校的其他领导”。
7、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①“突然”和“渐渐”矛盾。②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③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④“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