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爱国科学家的故事(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爱国,火箭发动机,两弹爱国科学家的故事(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钱学森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钱学森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爱国故事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爱国故事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国科学家的故事(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黑发,意气风发,虽然走路驼背,但说话逻辑清晰,声音洪亮。如果你轻轻举起一个重量,它会到达人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动。
6月11日,“党建引领共建家园”区域党建论坛在位于怀柔科学城的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举行。1941年2月出生、今年80岁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王百义讲述了1958年至1968年在中科院力学所怀柔建设高能火箭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发做准备的故事,感动了现场观众。
1958年夏,一架直升机在北京上空勘察,最终选定了当时怀柔县城西北的司家峪地区西流水乡坟头村。不久,基地在这里挂牌为“北京矿冶学校”,用了近两年时间建成了实验区、科研区、生活区、热电站和公共设施区。
这里,是——国家高能火箭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是我国“两弹一星”早期研发的重要试验基地。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造人造卫星”的号召;8月,钱学森起草《关于高速地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报告》,中科院成立卫星任务研究组,钱学森任组长,开始了“581”任务,即1958年的嫦娥一号任务。
力学所成立了第一设计院,负责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第一设计院一成立,就开始了运载火箭第一级的设计,代号T-3。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仅用20天就完成了总体结构图(包括发动机)的设计。
作为主要配套项目,需要建设高能火箭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最终选址怀柔。从1958年到1968年的10年间,怀柔基地的主要工作是发展火箭喷气技术,为探空/航天推进系统做基础准备。“两弹一星”精神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王毅总结说,“两弹一星”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奉献、自力更生、勇攀高峰、大协作。
说起爱国奉献,王博臻说,当时条件艰苦,科技人员在野外爆炸现场搭起帐篷做野外实验,忍受着晒伤和伤害;大家每两周只能回一次城,坐敞篷卡车也要两三个小时。冬天回到家,人们冻得麻木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把山窝建成了我国火箭喷气研究的高技术实验基地,依靠自己的试验台和测试仪器,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发奠定了基础。
“只要组织安排,特别是国防任务,大家二话不说就去做。国防的任务不能发表科研成果,所以未知。但是他们怀着为祖国的航天和国防做贡献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王伟说。
谈到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精神,王柏桢介绍,上世纪60年代,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还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不仅涉及低温研究的难点,还涉及燃烧稳定性等理论问题。在钱学森的指导下,1964年,怀柔基地的机械师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推力500公斤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点火成功,持续20秒。这一创举为中国长征火箭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08年,中科院力学所在怀柔建设了钱学森工程科学基地。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装备了15套大型装置,从事以先进运载系统为主体的实验研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爱国的诗有哪些(最有名的爱国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